只不过双方都不把这些交易定义为轨道使用费,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矿产交易”,不然中国腾飞的“漫游终结者”卫星星座撞的就不是啥硬邦邦的弹头,而是刚爬到外层空间的运载火箭箭体了。
北方那位同胞兄弟当然不能冒这个险,可架不住人家处理的妥帖,不但给外界一个混不吝的强硬姿态,还得了现实的好处。
金敏硕参透此事后,自然也想有样学样,毕竟是一奶同胞的兄弟,骨子里的自尊心都t一个德行。
中国腾飞也不反对,反正只要有好处,管他是谁,怎么操作都没问题。
所以双方起初的谈判很顺利,可就在协议快要达成至极,双方却在轨道使用期限上产生了分歧。
韩国大宇集团对“罗老”号的信心只能说一般般,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希望中国腾飞能够给一年的轨道窗口等待期。
中国腾飞这边对多长时间到是无所谓,都是明码标价的,一个月3000万美元,一年就是36亿美元。
如果只是这36亿美元,韩国大宇集团咬咬牙也就认了,可到了正式签订合同时方才发现,这里面的水都能把鲸鱼给淹死。
因为除了36亿美元的轨道使用费外,还有卫星星座轨道转移费,每个月1000万美元。
卫星星座燃料补偿费,每个月600万美元。
卫星星座漫游通信增强费,每个月800万美元。
这还不算,卫星星座让开的轨道的大小、间距;星座间相对速度的高低、留下窗口期的面积……
林林总总的那都是钱。
金敏硕拿着中国腾飞递过来的合同一看,一切费用加在一起超过10亿美元,这费用都够他们韩国大宇集团在造一枚“罗老”号了。
可就这,中国腾飞还口口声声说是最优惠的套餐价,因为韩国大宇集团要的窗口轨道面积太大,费用只能指数级飚起来,没办法,因为中国腾飞调整卫星轨道也是需要成本和精力的。
金敏硕觉得这是中国腾飞拿他当白痴,肆意收他的智商税,于是果断拒绝,双方也就正是谈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