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页

原因很简单,他不去拍fb-220镜头,就以为没人能够看得见,问题是在网络时代,信息传递之快远超个人想象,你n不拍,不等于别人不拍。

眼瞅着网友们把中央tv和kbs两家电视台的截图放在网上,不少人就开始质疑n,怎么同样是现场报道,他们却连一个fb-220的镜头都没有,难道真的是眼瞎看不到?

于是铺天盖地的质疑邮件、短信和电话直接把n的接待客服给整崩溃了。

这下n的高层可不干了,他们不会有错,胡闹的网民不是啥好鸟,可数量太大,不好对付,就只能让乔治·金这位来自东欧的外来移民背锅了。

对于乔治·金的遭遇,现场的人根本就没人理会,kbs电视台的姜丙申虽然心向美国的意愿依旧强烈,但却觉得与南韩隔海相望的某国发展速度真的很快,更重要的是某国能够不惧任何外部影响,按部就班的发展自己的东西。

与之相比,南韩就没这样的底气,所以姜丙申在报道中将fb-220飞机作为重点,介绍了某国近些年发展的情况,算是比较客观和中肯的。

牟歉益在得知国产的fb-220飞机来执行这次接还任务,并亲眼见证fb-220那优雅,美丽的身姿,刚被乔治·金一顿忽悠种下的钢印瞬间就碎裂了。

你们欧美能办到的事儿,我们国家同样能够做到。

之所以你们发展的快,那是因为你们发展的早,底子厚;国内开始工业化是建国后,真正进行现代化是改革开放,满打满算才多少时间?

可那又怎样,你们有民用大飞机,我们同样能造出来,而且不比你们的差,这就足够了!

于是牟歉益在报道中那种发自心内的激情可谓是有内而发,毫无做作,这也令他在国内一战成名,名声鹊起!

赵主任作为当年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在东北某核心城市机场负责接机,当看着承载着当年老兄弟们的飞机缓缓降落,赵主任缓缓举起手行了个军礼,这一幕被几名摄影记者捕捉到,成为当年非常著名的新闻图片。

庄建业既没有前往南韩,也没有在东北某核心城市机场迎接,但也没有闲着,因为他正组织中国腾飞的营销团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手段,把fb-220热度给抄起来。

比如说联系最近在动漫圈儿中比较火的《那年那兔》,庄建业就专门请原作者创作了一篇番外,内容是两个老兵在异时空相见,相互诉说现在和当年的事儿,最后一架fb-220飞机在两架战斗机的护航下,遨游天际,这时只剩下一位满身军功章的老兵眼眶含泪:“亲,那就是咱们的fb-220大飞机,接你们回家的大飞机!”

最后画面是一个大大的“回家”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