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页

因为赵主任的要求不是别的,正是希望能把当年牺牲在南韩的战友接回国。

作为当年出兵朝鲜半岛的老兵,赵主任最辉煌的经历便是突破汉江,攻占汉城,几年前随着庄建业前往南韩,很坑现代集团时,赵主任对着南韩记者们说,他当年是开着坦克冲进汉城,真的半点儿水分都没掺,人家真的是开着坦克,打着红旗,唱着军歌就把汉城给占了。

然而这种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撤的联合国军很快就杀了个回马枪,随即第四次战役打响,由于前期我军连续作战消耗巨大,加之第三次战役长驱直入,补给线拉长,使得战役一开始就陷入被动。

为了保证大部队安全,赵主任所在部队因为整体建制完好,战斗力比较完整,便被赋予阻击联合国军的重要任务。

于是惨烈的汉江阻击战开始了。

当时身为连长的赵主任率领部队死守汉江南岸,跟猛攻的联合国军激战半个多月,待奉命撤回汉江北岸时,原本150人的连队,就只剩下他和一名刚满18岁的炊事员,剩下的148名指战员和补充的62名预备队全部长眠于汉江以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半个世纪,沧海桑田,当年惨烈的战场早已便的物是人非,别说踪迹了,就连当年战场那些些许的痕迹赵主任都找不到,甚至在某些地方连他自己都拿不准究竟是当年的阵地,还是撤退的道路。

所以,赵主任只能是那些祭奠的实物,在还有些许模糊印象的地方遥祭一番罢了。

直到去年,南韩方面在汉江南岸某地施工,发现极具当年入韩部队的遗骸,再揭开当初尘封多年往事的同时,也令得到消息的赵主任精神一振,立刻通过几个有效渠道获得相关遗骸和遗物的图片信息。

赵主任只看了几眼,就捧着一张照片放声痛哭。

那是一张手表的照片,上面满是污渍,与其他手表不同的是,在第一块金属表带上用粗糙的汉字刻着“冯国兴”三个字。

冯国兴,当年死守汉江时赵主任所在连队的指导员,为了跟赵主任的同款区别开来,“小气”的冯国兴在自己的表带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本来赵主任对这位在三次战役时才派驻到连队的小气且酸腐的知识分子很不感冒。

甚至在某些事情上还发生过小冲突。

然而在死守汉江时,冯国兴却用他的英勇和无畏赢得了赵主任的认可和尊敬。

本来冯国兴是有机会撤到汉江北岸的,可就在动身的前一刻,联合国军忽然发起进攻,把部队给黏住,为了能让连队留下种子,冯国兴在最后关头与几个伤兵留下来,至此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