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立体式复合材料便属于后者这种复杂的结构,即利用纤维的韧性和可塑性,通过复杂的阵列排布将一系列复杂的结构编织其中,从而形成牢固的预制件儿。
这种方法说起来简单,仿佛只要懂得织布机原理就能够伸手试一试。
然而事实远非想象那么简单,若是懂得织布机原理就能够制造出生产第二代复合材料的三维编织机的话,那身为纺织大国的新德里、孟加拉、埃及和缅甸就应该跻身发达国家行列,而不是只能在低端苦哈哈的盼着西方老爷赏饭吃的。
实际上整个世界范围掌握第二代复合材料技术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他们从70年代中期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取得初步成果,随即由美国大西洋机械设备公司实现实用化,并迅速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洛马等研究机构和航空巨头中铺开,从而令美国航空航天制造水平迅速与世界平均值拉开一个较大的距离。
话不夸张的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隐身作战飞机、新一代战略运输机,隐身战略轰炸机能够完成研制并迅速服役,离不开第二代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而这也成为美国航空霸权的重要标志。
而如今,随着中国腾飞相关设备的投入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等于是获得了这类航空霸权的入场券!
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世界领先
要知道,中国腾飞在三维编织技术上并不是某个灵光一闪的顿悟就完成了突破,而是已经持续投入了十二年。
换句话说,当中国腾飞还是弱小的腾飞集团的时候,三维编织工艺就已经成为当时腾飞系上下准备攻克的关键核心技术。
之所以如此,原因无他,只因为当时的腾飞集团在研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利用独特编织手法,改变碳纤维丝的排列顺序,从而令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自带镜面反射功效,以此降低雷达反射率,达到所谓的雷达隐身效果。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当时腾飞系在科研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一经发现就被总部列为机密,予以重点研发。
没办法,实在是这个发现太重要了,因为此项技术成果一旦得到应用,不单单是解决下一代作战飞机和轰炸机隐身材料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极大的降低隐身飞机的后期维护和保养成本过高的问题,令隐身的飞机装备条件、出勤率和妥善率获得极大提高。
别说是当时财力并不充足的国内,就算是每年经费占世界经费总开支40以上的美国若是知道当时腾飞系有这样的技术成果,也一样会趋之若鹜的大喊,我要,我要,我要要……
正所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美国尽管财大气粗,但隐身飞机高到离谱的后期维护和保养成本,还是让美军有些吃不消。
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美军所研制的隐身飞机大多是70年代预研,80年代进入实质性攻关项目,虽然技术上依旧傲视全球,堪称太阳系南波湾,但理念上却依旧是七、八十年代的老东西。
所以美军的隐身更多的是靠着先进的启动外形+雷达反射率低的非金属材料+厚重的吸波涂层来达到降低雷达探测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