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建业就着正在组装的真龙5试制型号,对其中每一个部件和用途都做了十分详细的介绍,听得一众的领导和首长们是惊叹连连,可就在众人觉得这是一款无懈可击的先进作战飞机的时候,庄建业却话锋一转:“当然,应用了这么多先进技术和工艺,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结构总量,由原来的28吨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了32吨,武器载荷则由原来的26吨,降低到22吨。
不过我们正在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争取在飞机内部进一步增加复合材料的占比,以便现在的25,增加到38,争取在改进之后真龙5的最大起飞重量维持在29吨,有效最最大载荷增加到32吨,其中垂直起飞时的最大载荷能够达到2吨,其余各项指标不低于现如今普遍装备的第三代作战飞机。”
说到这里庄建业顿了一下,然后引着大领导和军队大领导一边朝着零号车间外面外面走,一边继续介绍道:“这是我们就真龙5垂直起降战斗机发展的前两个阶段的计划,未来我们将在进行第三阶段的改进,即在改进型真龙5的基础上,结合下一代作战飞机的,应用技术推出雷达隐身版的垂直起降战斗机。
当然这一切还要取决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不过我们腾飞集团有信心为了人民海军的事业,必然会将自己的理想变为现实!”
听罢军内大领导,很是赞许的点点头,但一直没有说话的大领导,却在走到零号车间门口的时候忽然止住了脚步,随即看一下庄建业问了一句令庄建业心跳加速的话:“在腾飞集团基础上重新组建中国腾飞后,你们除了配套海军航空兵外,还有哪些主营方向?”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现实与内涵并重
此话一出包括在内几乎所有陪同的领导和首长都是齐齐的一惊。
没办法实在是这番话的意义太大,因为这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已经认可了腾飞集团,单独组建成腾飞的事实。
要知道这事儿虽然已经在内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并不意味着直接就能落地,还需要一些深入的研究和筹备,毕竟组建一个横跨航空航天的中字头企业,可不是碰一碰嘴皮子,就能办到的,其中涉及的产业结构调整、人员的调配、经营单位的归属,以至于一由此产生的影响都是这些领导们需要考虑,不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也是影响深远的大事。
正因为如此虽然和军内达领导临时视察腾飞集团已经算是表明态度,甚至做出了某些试探性的暗示,但却始终没有就此问题正式表态。
但这一次的话可就不一样那是确确实实将模棱两可变成了确切的肯定句式,这在官场语境中可是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说,腾飞集团与中国腾飞之间已经不存在转化的障碍。
洛菲诗对这次的最这次视察非常满意,也不会有这样肯定的表态,但话又说回来,满意归满意,可和军内看到的,听到的大多集中在航空领域。
虽说庄建业将腾飞集团逐渐转型成配套海军航空兵的专属航空生产企业,以巧妙的方式,避免了与其他航空企业之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意竞争。
以便让人们的决策更加从容和有针对性,间接的促使中国腾飞在航空领域的地位确立。
问题是对中国腾飞的定位是行横跨航空和航天领域,航空中国腾飞走的是海军航空兵路线,那航天呢?
也能走海军航空部队兵路线吗?显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