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页

问题是钢盔上可什么都不放,而飞行员头盔上却要继承各种各样的集成电路和复杂组建,可既便如此,总体重量还不能超过2公斤,这就要求在头盔材料的选择上必须是高端的轻质材料,而且必须细微到每个螺丝钉。

高端的轻质材料本来就少,还要细微到螺丝钉,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便是目视光学设备,这一点不难想象,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双眼读取,同时还要保持极高的透光性,不影响飞行员正常的飞行视野。

透光、显示、集成,虽然只是小小的光学显示设备,但全世界能做出这类高附加值光学镜片的国家却屈指可数,目前只有美国和欧洲具备相关的工业生产能力,其他国家,包括俄罗斯都没办法达到欧美的技术水平。

没有先进的光学设备,哪怕前面处理的再好,也实现不了飞行员头盔看哪儿灭哪儿的超强能力。

然而这一切似乎在天上的那架直-12身上完全颠覆。

只见离地不过二十多米高的直-12直升机下方加装了一挺集成于遥控云台上的77式127重机枪,机鼻处则安装了一台球型光学探测器,再配合浑身的天线和传感器,整架直-12直升机显得十分的不伦不类。

但总部首长关心的却不是这些,而是目光直勾勾的盯着77式重机枪和球型光学探测器的动作。

不是传统的通过武器遥控操纵杆实现的武器与探测设备的指向,而是飞行员在转动脑袋便轻松实现武器与弹射设备的操作,这说明什么?

那位驾驶直-12直升机飞行员脑袋上的头盔已经将武器和探测系统交联其中,实现头盔指向性的精准控制。

而这项技术,除了美国的阿帕奇和科曼奇,尚无第三例实现转动摆动控制机炮与光学传感器的。

因为这又涉及到一个十分复杂的技术难题,那便是激光陀螺仪的共向交互协作。

也就是说,飞行员可不是随便摆动脑袋,下面的武器和探测设备就真的一起起舞了,而是因为三者内部都嵌入了小型激光陀螺仪,然后通过电信号串联起来并根据数学模型设定好三者之间的摆动角度,如此才能够实现飞行员微微仰头,机枪和光学探测器便大角度上扬,低头,两者就跟着凝视地面。

以至于机枪和光学探头就好像是飞行员忠实的伙伴,无条件的追随者飞行员面对一个又一个敌人。

其他不论,单就这一幕,就让总部首长看得是热血澎湃,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