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不甘落后,奈何技术上棋差一招,只能集合全欧洲之力拼命攻关。
前苏联俄罗斯当然也注意到这种可能改变民航客机格局的划时代技术,想要跟进结果自己先碎了一地。
然而让德约科维奇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曾经的学生,永远是跟在苏联屁股后面偷摸山寨的中国也瞄准的这个方向,而且还似乎取得极大的进展。
这要是来腾飞集团之前,德约科维奇打死都不相信,中国能做出这种柔性机翼,但当他看过了第四代风扇叶片,了解了复合材料风扇叶片以及技术水平远超过的d-30k涡扇发动机的wd-60l-22涡扇发动机后,萦绕在心头的那种不信任感早就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恐惧。
这要是被腾飞集团做成了,那俄国的民用航空工业不就要玩儿完了?
第九百二十七章 完整的图-204生产线
不止是德约科维奇,其他的俄国航空工业界的高管和专家们有一头算一头心里都有些慌,没办法,他们实在是没想到腾飞集团的技术上会跻身世界前沿,更没预料到腾飞集团在民航客机领域的野心会这么大。
至于可行性……
复合材料方面,腾飞集团的涡扇发动机的一级风扇叶片都用上了先进的复合材料,要求那么高的部件都可以,飞机上的次一级结构件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
所以fb-2000上准备应用307的复合材料不是能不能行,而是腾飞集团愿不愿意,甚至在某些俄国专家看来,307的复合材料用量腾飞集团都保守了,以h-zb800和h-zb900这两款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配合碳纤维、金属基以及玻璃纤维等其它复合材料的应用,整体占比达到40甚至是50都不是问题。
唯一考虑的可能就是成本因素,问题是性能优异的民航客机无不是用高昂的先进技术堆砌出来的,越是先进利润率就越高,从这方面来讲,高成本就等于高收益。
至于应用了先进仿生学的柔性机翼,在这些俄国专家看来腾飞集团解决起来同样不是问题,毕竟他们之前看到的第四代风扇叶片以及眼前的复合材料叶片可都属于最先进的超亚音速兼顾的复合叶片。
这种气动布局需要十分雄厚的经验基础和理论研究辅以成熟的三维立体工业软件才能构建出来。
可以说小小的叶片能够充分展现腾飞集团在航空基础科学上的扎实功底,最起码腾飞集团在气动研究上并不比世界任何一家航空巨头差。
依靠着如此深厚的功底,去全力攻关柔性机翼显然是事半功倍的,甚至一些俄国专家觉得,此时的腾飞集团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毕竟中国人在技术上历来是低调保守的姿态,要是没有确切的成果,绝不可能拿出来向人展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