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过,接下来的时间我们还是放在美国的麦道身上。”没等那位销售人员说完,马列舍维奇便不容置疑的插了一句,销售人员还想说些什么却被马列舍维奇伸手止住:“五十年代我曾经作为援华专家组的一员去过中国,很清楚那他们的技术情况,虽说这么多年有所发展,但能吃透关键技术的并不多。
所以中国不会成为我们的对手的,哪怕我们大不如前,他们也不具备这个实力,在发展个一、二十年还差不多,所以还是好好分析美国的麦道吧,要我说……”
就在马列舍维奇准备就此把讨论的方向引导美国的麦道身上时,窗外发出一阵轰鸣,作为飞机总设计师对这个声音太熟悉了,于是停下话头,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旋即便看到一架全身亮蓝色,机鼻下涂着凶恶怪兽獠牙的涡轮螺旋桨飞机在咆哮的轰鸣声中做了一个加速横滚从眼前急略而去上钻入云朵,只留下机尾偌大的英文字符:腾飞·梭镖!
第七百七十九章 初教6 ro
马列舍维奇宽厚的眼镜后面那一双蔚蓝的眼眸闪过一丝惊诧,虽然刚才只是惊鸿一瞥,可在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干了快一辈子,并成为飞机总设计师的马列舍维奇来说却已经足够了。
那长长的机鼻、气泡式座舱、流线的机身、朴实的机尾、张力十足的机翼配合那一身蓝白相间的涂装以及机鼻下放霸气十足的野兽獠牙图绘,使得整架飞机真如冷兵器时代刺客用的梭镖,在天地之间划出一道令人惊叹的轨迹。
尤其是那转瞬即逝的横滚简直漂亮到不行。
外行看热闹,内行却是看门道,那些精彩的动作与漂亮的外形落在马列舍维奇这样专业的飞机设计师眼里就不是简单的好看那么简单了。
惊鸿一瞥,证明该机的速度非常快,进而可以推断出该机的动力非常强劲,不然绝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梭镖一样的外形证明该机的气动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机身经过空气动力学的修型从而减少飞行阻力,而这也从刚才连续翻滚爬升并最终消失的快速过程得到了验证。
至于那令人惊叹的轨迹,证明该机的飞机结构非常扎实,能够承受大过载机动,马列舍维奇具体的到是算不出来,可从刚才连续翻滚的动作来看,该机的过载最起码在6以上。
以上几项单独拎出来倒没什么,现如今是个飞机都能做到,可要是加在一起可就不得了,如今俄罗斯以及其他独联体国家普遍装备的l-39“信天翁”教练机差不多也就这水平。
问题是l-39“信天翁”教练机是装备涡扇发动机的喷气式飞机,刚才那架机尾印有“腾飞·梭镖”字样的飞机可是一架前面带螺旋桨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按理说纯喷气式教练机在气动外形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至少能对机身做更好的优化,相较之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因为必须保留的螺旋桨,导致机身整体空气阻力更大,理论上性能是无法比肩配备喷气式发动机的机型。
可是刚才那惊鸿一瞥却让马列舍维奇愕然发现,装备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飞机整体性能似乎不比l-39“信天翁”教练机这类装备喷气式发动机的教练机差。
当然如果这一切发生在美国、意大利甚至是巴西等国马列舍维奇惊讶归惊讶,但却会坦然接受,问题是机尾偌大的“腾飞”字样实在太过耀眼,马列舍维奇想要装作没看见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