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希望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的空客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欧洲人工成本非常高。)
所以只能选择美国。
意向书发过去,波音和麦道等美国的航空制造巨头一看,好家伙,老对头想买美利坚的锄头,来刨美利坚的祖坟,这还得了?
必须拖,拖不死就喊价,最好价格高到连空客他妈都懵才好。
有波音和空客这两个大搅屎棍往死里搅合,空客引进美国应力波铆接设备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双方从1988年开始,谈了整整两年,愣是没谈出个所以然。
这事儿在整个欧洲都不是秘密,甚至在某些激进的欧洲人眼里甚至当成了耻辱,觉得这是美国人仗着自身的技术优势对欧洲航空业的恶意打压。
所以这个时候谁要是能拿出可用的自动应力波铆接设备回到欧洲,不但能够赚数倍的利润,更能够成为欧洲航空界的英雄。
妥妥的名利双收。
维恩和莫斯顿虽然是搞航空维修的,却并不妨碍他们涉足其他业务,就比如说专业的航空制造设备的代理与维护业务同样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所以当他们发现相州场内的自动铆接设备应用的是应力波铆接工艺,精明似鬼的两人立刻就意识到,赚大钱的机会来了。
第六百四十九章 要不要这么坑
维恩和莫斯顿有多兴奋,舒曼就有多郁闷,以至于此时此刻自己恨不得给自己狠狠来上几耳光,都到时候了,还摆着高傲的架势干嘛?神经了是不是?庄建业为什么要对自己视而不见,约好的会面说取消就取消,不就是之前莱比锡公司在腾飞集团面前调门儿太高,以为能随意拿捏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以至于傲慢的一塌糊涂。
结果人家腾飞集团不但自己进军了飞机维修业务不说,还靠着自身出产的高端航空材料牢牢的抓住稳定飞行和沃尔夫航空维修这两家实力雄厚的航空器维修巨头。
同样是搞航空器维修的,舒曼太清楚那两家巨头的心思了,说白了跟他们的莱比锡公司一样,都想借着航空维修的跳板,向航空制造业的更高端迈进。
因为哪里才是超额利润的大宝藏,相比之下,他们如今做的维修业务只不过表面风光,本质上与餐馆的厨师、理发店的托尼老师一样,赚的都是手艺上的辛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