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被腾飞集团当成资产屯起来了。
不仅如此,腾飞集团这些年如果有能力还会以资助的方式帮助其他企业或厂区所在地方收拢国库券。
只不过这部分就不能按照原价购入,一般按照纸面价格的七折到八折回笼。
可既便如此,各企业和地方依旧乐得把这些不当钱的票据拿去,换来真金白眼它不香吗?
至于账面上的亏空,对于这些国营企业和地方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东拼西凑很快就能填铺上。
就这样这些年腾飞集团手上积攒的国库券的票面价值就达到46亿人民币,实际成本不过32亿,但进入1988年,国家出台新的国库券管理办法后,允许交易的国库券价格直线飙升,按照沪市和番禺两地的国库券交易市场的最新价格,腾飞集团手上的这批国库券的价值已经飙到了68亿人民币。
而这还只是第一批,后面各个配套厂大肆收购的国库券还在迅速筹集,少说还有4个亿的规模。
两项叠加,十个亿的现金流便出来了。
于是庄建业挥了挥手,腾飞系的国库券交易正式开闸放水,看着账面不断飙升的数字,庄建业只能无奈的叹口气,这资本,谁不会玩儿似的。
第五百五十九章 不要面皮的庄建业
当然了,这么大的交易量,上级部门不可能没有察觉,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庄建业的做法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是存在背离的。
毕竟所谓“投机倒把”指的就是庄建业的这番骚操作。
到不是上级部门没有提过腾飞集团的做法是不是太不合规矩,结果事情报上去,总部首长的一句话就给怼回来:“要守规矩,可以,先给我十亿人民币,把涉及重要领域的生产线稳定住再说。”
质疑的部门瞬间就哑火了,之后他们才知道,部队那里从军费里拨出三个亿,如果腾飞集团及其上下游配套真的撑不住就砸下去,不管怎么样先保住整个产业链的基本运转再说。
之所以如此,很简单,腾飞集团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各项产品和技术成果对部队来说至关重要,哪怕自己饿肚子也要保住这个产业集群。
结果腾飞集团既没有等着局势恶化,也没有如其他企业给首长们写信哭诉,进京各种找门路,而是积极应对,利用国库券的政策性改革,完成了自我脱困的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