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页

于是各厂的试制型号的机翼生产争夺可谓激烈至极,这下可乐坏了那些型号研制单位,抱着型号待价而沽不说,还能顺带货比三家,最后找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厂,把自家的机翼部件儿托付过去。

如此一来,不但机翼的质量有了保证,科研经费的支出也可以节省不少,于是那些型号研制单位对腾飞厂销售的多轮喷丸成型机不但赞成,而且还大力支持。

一面是终端的生产厂,一面是上游的型号试制单位,这两股力量合在一起连部委都很难撼动,就别说都快成孤家寡人的成功厂了,底蕴再深,经验再强,老领导在部委话语权再大又能怎样?敢跟整个国内航空业为敌吗?

第二百三十一章 挂职

显然成功厂没这个能力。

既然如此,庄建业就算见了黄峰也没得啥好谈的,哪怕庄建业同意让出喷丸成型机的市场,成功厂也没办法回到以前的风光。

理由很简单,喷丸成型机作为航空产业中高端的加工设备,生产制造的技术要求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自身的使用期限长也是令人无法忽视的特征。

换句话说,如果成功厂做不出比腾飞厂技术更好的喷丸成型机,那么被腾飞厂侵占的市场,就永远夺不回去。

因为没有一个厂子会随随便便把高价买回来的设备说不用就不用,转而换一个性能相差很大的低端货。

当然出于某些利益交换的例外,问题是类似的利益成功厂有多少值得交换?

正因为如此,喷丸成型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完完全全的以技术为引导的卖方市场,就好比数十年后的光刻机,全世界只有阿斯麦的最好,最先进,所以人家不用广告,也不用营销,专注产品,不买?可以呀,那你就做不出来高性能芯片。

想做,那就得来阿斯麦买,价格贵得要死不说,还得排队等待,要是不耐烦,随时可以滚蛋,反正阿斯麦后面的客户多得是。

类似的企业在美日欧还有很多,把技术做到极致,步步碾压同行,还用什么营销?躺着就能挣钱!

腾飞厂的喷丸成型机虽然没像二十多年后的阿斯麦那么霸道,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完全是这套技术极致模式的绝佳样板。

所以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腾飞厂妥不妥协,让不让市场的问题,而是退步,妥协也完全无效,因为产品的差距就摆在那儿呢。

虽说庄建业很不想承认,但实际上现在的腾飞厂在国内喷丸成型机领域真可以套用后世网络上的一句话,哥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