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页

如今国内产值千万的就算明星企业,上亿的那叫宝贝,这还是人民币作计价单位;三亿,还是美元,那还不得上天呀!

当然了,让出更高的利润,腾飞厂也是不得已,如今底子薄,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力,所以低着头缓称王、广积粮不丢人,世界各种巨头哪个不是这么走过来的?

除了能力不济外,让腾飞厂在利润飞配上退一步的还因为最后一点,也是庄建业最看重的一点,因为这一点的核心就四个字——规则制定。

虽然通篇都是h公司主导,但参考的却是腾飞厂的无人机生产流程,换句话说,腾飞厂才是整个无人机生产制造规则的样板。

这等于说腾飞厂也是无人机规则的制定者之一。

这就太重要了,国内的企业在经过内部的残酷拼杀后,终于放眼国外,却遭遇重重阻力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没有规则的话语权。

你说你的产品好,人家分分钟压过来一大堆的产品标准文书,愣是能找到你不符合规定的东西,能说什么?只能按照人家的要求改。

最典型的就是美国faa的航空规范标准,你的飞机能装人上天,就要卖到美国?别天真了,faa的航空规范标准一条一条的给你玩儿找茬,数十万条找下来,你的飞机就差跟垃圾划等号了。

不服气,改,可以呀,等你改完了,人家美国航空巨头早就在你的机型启发下,无耻的完成了符合faa的航空规范标准认证,翱翔美利坚蓝天。

所以航空规范标准不仅仅是技术和质量的规范,更是一道准入门槛,你想干飞机?对不起,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我说了算。

第二百二十四章 舆论风暴

正因为如此,规则和标准这东西很重要,哪怕无人机的规则还达不到主流航空器的高度,但怎么说也是一项航空领域的标准,套用官方常用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解决了有无问题。

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祖宗的至理名言就摆在那儿呢,解决了有无问题,以后的其他航空标准还叫个事儿吗?照着老祖宗的话干就完事儿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腾飞厂和h公司通过一揽子合作协议都拿到自己想要的,说是双赢也不为过,至于以后会不会翻脸,如今的双方根本没考虑,无人机市场还没开发完全,斗起来对谁都没好处。

还不如先把蛋糕做大,到时候再翻脸也不迟,毕竟双方都不傻,合作的时候谁还不留一个后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