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本宫提的建议,”淑贵妃见人人颔首赞同,“那就有本宫起个头罢。本宫出题,以月为题吟诗一首,彩头是白玉嵌红珊瑚珠子双结如意钗一对。”
说完,她笑吟吟地看向第一桌贵女,“婧琳可愿意赋诗一首?”
被点名的贵女叫做徐婧琳,今年十三岁,是澜山学院凌泽三班的弟子。
她祖父是当朝内阁阁老之一,颇得天子倚重,在朝中威望甚高。
淑贵妃此举内里意思显而易见,一众嫔妃意味深长地对视一眼,目光细细打量着场中贵女。
徐婧琳丝毫不见怯场,她盈盈起身朝淑贵妃行了个礼,温婉回应,“婧琳承蒙娘娘抬爱,便献丑了。”
以月为诗并非难题,场中贵女哪个不是自幼琴棋书画精通的,徐婧琳沉吟片刻就作了一首好诗,顿时得了不少掌声。
接下来第二第三桌都有贵女自荐赋诗,到了第四桌,也就是姜书璃她们那一桌时,兰海花身先士卒地站了起来。
她不若第二第三桌的贵女,抱着让淑贵妃多看一眼的心思,她的想法是能替姐妹们挡一道是一道。
反正,像她这般的女子,后宫嫔妃们断断是看不上眼的。
赢得彩头的自然是徐婧琳了。
有了淑贵妃起头,各嫔妃争先恐后地出题出彩头,一时场内玩得甚是热闹。
到了愉妃时,她的彩头却是别出心裁,“本宫前些日子得了一根紫金蝴蝶鞭,今日冬狩,正好应景。便以它为彩头。”
旁边的宫女端上一个朱木长匣,愉妃将紫金蝴蝶鞭拿了出来,顿时场下诸人眼睛一亮,好一根紫金蝴蝶鞭!
“既是赠鞭,本宫就以舞鞭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