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部分,主要是围绕着诗歌的品评来的,流程也很简单,每首诗由评委和这些作协的人开始评论,不过这种事情是最没有意思,也是最得罪人的,至少在杨帆看来是这样。
舞台上,孙宁甜甜的笑着,周正刚想说话,却一下子被她抢了去。
“网友们这些诗,看起来也挺不错的,果然咱们华夏,不会是诗歌的起源。那个,我们毕竟是外行,还是有请作协的老师们讲解一下吧!”
这些人对视了几眼,最终将目光都停留在了许泰来的身上,他也是当仁不让他就上去了。
“呃,网友的这些诗我看过了。作为一个业余的角度来说,的确已经算是不错了。不过,站在我们这些人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很大的漏洞。”
“比如啊,我们首先要审诗题,辩诗体。怎么说呢,在我们内行人看来,诗的题目和内容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啊,我们也要知道作者,还要了解他的相关背景和年代,并且,应该更深层次的挖掘诗句本身的意思。要抓住意象,并细细的分析意境。当然,这些都是初学者应该学的,到了我们这个层次,更重要的是要品味每一个诗的特色,然后再从这个诗本身的形态结构上来分析,就比如说,平仄。我们把四声非文平仄两大类,平就是所谓的平声,而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也就是不平的意思”
这人的确有两把刷子,最起码基础知识非常扎实,看来也是读过一些书的,杨帆对他微微有些改观。
说了好大一通,许泰来才微笑的说道:“不过啊,作为一个外行能把诗写成这样,也算是有些天赋的。虽然他们只顾着辞藻的华丽,而并没有深究整个诗词里面,最传神的部分,但老实说,要想从传体,作到传神,就算是有天赋的人,没有个七八年的功夫,也休想达到这一点。”
“哦,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许老师果然是名不虚传,短短几句话的功夫,就让我们受益匪浅啊!”
许泰来笑了笑,眼皮在往上翻了翻,不自然的往后面又看了一眼。
杨帆心中忽然一紧,脸上划过一丝阴冷的笑容。
“其实说起来啊,这两天在网上传播的比较广的这几首诗啊,在我看来,从传神上来讲,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妥之处。”
孙宁眼珠子一转,偷偷的看了看对方左手指动了动,当下也是赶紧说道:“哦,您说的是这两天比较火的《致橡树》,还是《我爱这粉丝》啊?”
许泰来依旧是和蔼的笑着,嘴上却是丝毫不留情面,“怎么说呢,对于这两首诗在网络上传得比较广,我其实也是比较困惑,甚至说不能理解。”
啊,我去,这都能牵扯到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