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影响力要和这些人比,那还真是没什么可比性。
反正脑子里已经有了货,他也不怕时间上,有什么损失了,找到了网页,调出他们的参赛作品,便开始聚精会神的研究了起来。
话说自己小的时候,也挺喜欢看这些儿童作品的。其中有些人的名字,他都算是知道的。
可是自从得到系统空间,他内心之中就有了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总是觉得系统出品,必属精品,自然而然对这个世界的人,就产生了一股,特别的歧视感。
可当他把前10的文章看了之后,心中才长长的呼了口气。别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这10篇儿童短篇故事,不仅是从内容布局上,还是文字的通俗化,都有杨帆值得借鉴的地方。
就比如说兔姐姐的这一篇,内容上非常新颖,也能看出来她笔法十分老练,对一些内容的转折轻车熟路。至于李思灵,也挺不错的。可是说到底,和兔姐姐的还是有些差距。
不过,自从读了系统空间里面的那些儿童类的文学文章,杨帆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世界的一些漏洞。
故事上面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内容结构上面,确实有些缺点。杨帆再三研究,才终于发觉到了这一点。
内容结构实在太过复杂,虽然用的是孩童的写意,但是笔锋之间,情不自禁的,就会把内容往复杂了些。
或许也是这个时代的通病,觉得一些大道理就应该花大量笔墨来解释。但其实并不是这样,一个大道理,也可以用非常浅显,短小的文字来解释。
兔姐姐的这篇文章里面,光出场人物就十三个,杨帆读完之后,尚且要缓一缓,理理头绪,那就更不用说那些在幼儿园的孩子了。
本以为这只是个别现象,不过等到杨帆把这10篇文章都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之后,才知道这是通病。
往下的那些文章排名,票数都没超过1000,他都懒得看了。
毕竟这些人不是专业的,也不能很好的把握孩子们的心理,写出来的东西,甚至有些学术报告的感觉。
杨帆甚至觉得,给这些人的作品投票的人,脑子里是不是吃了浆糊,太不专业了。他们这明显是用自己大人的思维模式,来强加到小孩子的身上,根本就行不通。
那好,就让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