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播音这一行,水深着呢。还真以为凭着死记硬背,就能和我们这些科班出身的相提并论?

你怕不是白日做梦。

3号录播室外,杨帆嘴里絮絮叨叨的,正在背着那100多字的广告词。

幸亏他前面抽到了一个过目不忘的技能,这个时候施展下来,这些内容自然是手到擒来。

但更要命的问题出现了,这播音方面的技巧,不仅包括了播书,说广告词更是一个挑战。而且两者之间相差很大,外行人根本就不了解。

再看看这录播间,杨帆的口水差点没咽到肚子里。台里的录播间,是按照号码来排序的,而这个序,自然就是录播间的资源分配情况。

就拿这3号录播间来说,比杨帆以往的那个小播音间,至少大了三倍,这还不算完,像以往的录播间,电话编辑工作的范围肯定是在外面,可这里不一样,人家直接给电话编辑开了一个小房间,这样更加方便两人之间的讨论,但也更占地方。

不仅是里面,在厚厚的玻璃墙外,同样有一个100多平米的旁听室,一面灵灵散散摆了几个皮质沙发,前面是一个石质的椅子,桌子上放着不知名的饮料。

这录播间,就算是文艺频率的一姐柳言,估计也没来过几次。而杨帆竟然有幸来这里拉赞助,一来能证明台里对这次的赞助势在必得,二来同样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对方出的价格估计不低。

架势摆得这么足,底下十几双眼睛盯着,杨帆是更加紧张了。

事关饭碗啊,他可马虎不得。

杨帆进去的时候,各类设备已经调试完毕。黄玉坐在小小的隔间里面,小脑袋上戴着白色耳机,和杨帆打了个手势,示意他那边已经准备完毕。

杨帆深吸了口气,眼睛都不敢往四处瞥,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面前花花绿绿的按钮,整个人紧张到了极点。

咋办啊,直接开口说吗?

开什么玩笑啊,这要是直接开口的话,还不得把什么都暴露了,领导是会杀了他的。

可是,要是不说的话,听众这边怎么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