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当你老了》
篇幅最后,是这两首诗的原文。
据本台联系杨老师,以及得到的相关消息。均可以证明这两首诗都是在当时的危急关头,由杨老师独立自主原创而出。而且,昨天晚上本报记者和杨老师联系的时候,也从杨老师风趣幽默的谈吐中,深深被杨老师的个人魅力所折服。
呃,这马屁是要拍飞啊。
想一想自己昨天说的那些话,一点节操都没有,人家还想着美化自己,真是仗义啊!
接着再往下看,杨帆更是喜笑颜开。
古都日报编辑部:前台记者把这两首诗发过来的时候,我们按惯例曾对这两首诗进行过解读。但是,等到裴副总编审核时,在看了两首诗之后,却义正言辞的要求我们删去解读。
因为他觉得,这两首是不同于以往的诗歌作品,他认为以往的诗歌作品都是比较晦涩难懂,平常人往往看不懂,所以需要我们的解读。但是《致橡树》和《当你老了》,却完全不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主编觉得,杨老师的这两首作品,不敢说完全搅动了整个诗歌界,但对于诗歌新形式的开创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还是评价,不过杨帆已经没打算继续往下看了,因为已经到单位大门口了。
小丫头站在门口,一脸笑盈盈的看着自己,手中同样攥着一份报纸。
“早上好!”杨帆微笑的打着招呼。
“杨老师好,今天报纸您看了没,上面对您评价很高的。”
扬了扬自己手中的报纸,杨帆故作低调的说道:“小意思,就不要到处宣扬了。”
丫头白了他一眼,知道这货是什么尿性,不过还是收敛了心神说道:“同事们还在说你呢,真是给咱们文艺片给长脸了。这可是古都日报啊,覆盖了整个省的大报纸呢。”
两人走进去,同事们也都在热情的打招呼,就连《趣味故事集》的老播音员马长江,也都是一脸兴奋的说道:“小杨啊,你的那两首诗我看了,报纸上面的评论我也看了。可能在他们那些小年轻看来,这是一首情诗,但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更多的感觉呢。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fēng sāo数百年啊,文艺频率有了你们这一批年轻的优秀工作者,我也就放心了。真希望咱们文艺频率越来越厉害,就算我退休了,也会支持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