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伊万拿起桌子上的报纸看了看,“1959年的报纸,正好是黑溪镇的牧师一家移民离开哈萨的时间。”
“看来这里很有可能像阿萨克说的就是牧师一家的故乡。”石泉说着拉开了办公桌的抽屉,可惜里面空荡荡的根本没有任何东西。
接下来,众人挨个搜索了所有的房间,可诡异的是,这里除了些毫无价值的报纸书籍之外,竟然根本找不到任何个人物品以及表明这座小镇身份的东西。
这本身就不正常,甚至可以称得上诡异。按照苏联人的尿性,就算是提前半年得到消息放弃这里,也肯定会遗留下各种东西,但实际上他们连个伏特加酒瓶子都没找到!
一楼如此,二楼如此,等到了面积最小的三楼总算出现了些许变化。这层楼的窗户没有用砖块封死,明亮的阳光照进楼道,让悬浮在半空的尘埃都看的一清二楚。
望着距离自己仅剩不到十米距离的金色箭头,石泉看似不经意的拧了拧这间挂着会议室铭牌的木门把手。
喀嚓一声轻响,房门被缓缓推开,明亮而空旷的会议室正中央的位置,摆了一张并不算大的桌子,其上还摆着一本厚实的相册。如此显眼的布置甚至让石泉根本都没来得及去看挂在墙上的金色箭头。
轻轻翻开相册,里面或是黑白色或者彩色的照片记录着这座小镇发生的一切负面记忆。这些照片里有在矿洞里随意掩埋的尸体,有赤裸着身体挖矿的罪犯,也皮包骨一样的孩子带着镣铐瑟缩在墙角吃着根本看不清是什么的东西等等不一而足。
当初拍下这些照片的人躲在镜头后面,就像个冷眼的看客一样记录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同样也记录下了这座小镇的人最后撤退时的光景。
拎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小镇居民秩序井然的排着队坐上卡车,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和一丝丝的不舍。而在另外几张照片里,却能看到被铁栅栏锁死的井口,以及里面眼神绝望麻木的囚犯,往上伸出的手臂。
照片到此为止,在相册的最后一页,淡蓝色的钢笔字迹异常工整的写到:
苏维埃将建设它的人关进监狱,也终将被建设它的人送进坟墓。现在这一天果然来了,希望这一次你们不会后悔。——古洛夫。
第359章 嘲讽
安静的会议室里,众人将视线从相册移开,继续打量着这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可能存在的线索。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房间的正前方墙壁上,除了早已褪色的苏联的旗帜、国徽以及玉米哥的挂像之外,还悬挂着列宁和斯大林。
隔着会议室中央那张摆放着相册的桌子,正后方的墙壁上则挂着高尔察克将军以及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画像,在这两幅画像中间还有一枚足有汽车轮胎大小金灿灿的徽章。
“这是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成立的临时政府的标志。”大伊万指着墙上金灿灿的徽章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