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他们必须做出选择了。雷石东,默多克加上一个康拉德·布莱克,这三个混蛋捆一块,也未必是怀特传媒的对手。”

“是啊,大势已成。最麻烦的是,他的成就并不局限于媒体。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呵呵,选择吗?还有什么选择。他威廉怀特一个可以吊打一群,啧啧,加上怀特石油,我管不了了,这里面的利益实在太多了。”

彼德伯格,最初只是一个酒店的名字。后来,由壳牌牵头,一群石油托拉斯巨头抱团取暖。

1911年,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被迫分拆。别说1911年了,这家公司的体量就算放到眼下,也是最大的一家公司。

洛克菲勒家族,在当时就有10亿美刀的身家。而标准石油的估值,至少也要三十亿美刀。

当时的三十亿是啥概念?

米国一年的gd也不过三百亿。你用了后世的标准衡量一下就会知道,这是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

18年,美帝的gd大致是二十万亿。10就是两万亿。那么,当初的标准石油,就相当于二十个苹果捆一块。

不说什么招人恨了,洛克菲勒本人,当时也一定非常纠结。钱太多了,如果再这么下去,很容易被人杀肥猪的。

二战之后,被拆分成34家企业的标准石油,同样引人瞩目。

贪婪的资本家如果被杀了肥猪,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人叫屈。

二战后的世界,满目疮痍都是很客气的说法了。很多国家都成废墟了,完全看不出国家的样子。

鹰酱本来没事,可惜,他们偏偏要和大兔子k一下。结果很不好,一毛钱好处没捞到,反过来被大兔子教做人。

彼德伯格俱乐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至于初衷是什么,这个不需要说明了,不能让那些穷鬼抢走我们的钱,就是这么简单了。

你琢磨吧,这个俱乐部的召集人是本·哈德,也就是壳牌的老大。最为搞笑的是,这货以前是跟小胡子混的。

白人至上,精英至上,就是这个俱乐部的宗旨了。从石油托拉斯到if,从米联储到花生顿,这个团体的影响力简直耸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