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梅叹了口气:“走吧,咱们现在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早点把这件事确定下来,咱们才能早点安心。”
毕春阳点点头,一脸郁闷的跟着李月梅走进了车间。
接下来的事情果然跟李月梅猜测的没有任何出入,职工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全都投票支持方氏汽车厂入股北方汽车配件厂。
有了全体职工的支持,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李月梅直接让所有的职工在请愿书上签名,然后让毕春阳带着人,拿着请愿书回到了阳沈。
经过两天的交锋,最终当地政府不得不顺应民意,同意了方氏汽车厂的入股要求。
毕春阳拿到审批文件后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到凹山。李月梅也不耽搁,立即拿着政府下发的文书来找牛小强签合同。
牛小强这几天一直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对于那些技术不够的配件厂,他采取用技术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对于那些拥有一定技术储备的企业,他以优先采购作为交换条件,说服对方同意方氏汽车厂的入股。
国内的配件厂大多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牛小强每次都能抓住对方的短板,达成自己的目的。
在短短数天之内,牛小强就马不停蹄的跟二十多家配件厂达成了入股意向。他的这番行动自然是瞒不过众人的眼睛的。当消息传开之后,那些牛小强还没登门的配件厂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着无比强势的上游企业,他们这样的小厂子根本无力抵抗。于是乎逐渐的就有人不请自来,主动要求方氏汽车厂入股自家工厂。
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其他还在观望的配件厂也坐不住了,大家的心理防线就像是决堤的洪水一样彻底崩溃,争先恐后的都跑了过来,纷纷要求跟方氏汽车厂展开深度合作。
国人的从众心理暴露无遗,这让牛小强省去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他乐不可支的跟这些不请自来的人谈好条件,然后以相对比较小的代价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这天下午,牛小强刚刚跟一家配件厂签好了入股协议,李月梅跟毕春阳就联袂而来。
两人也不兜圈子,打过招呼后就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牛秘书,这是政府批准的文书,对于你那天提出的合作意向,上级表示支持,如果可以的话,咱们现在就把合同签了吧。”
牛小强笑着点点头:“那就签合同吧,签了合同之后,我会让人把你们所需的技术提交给你们,你们只要按照图纸进行生产就行了。”
方氏汽车厂其实是没有刹车技术的,好在帕卡德汽车公司拥有完备的汽车技术资料的储备,牛小强早就让帕卡德把相关技术资料传真了过来,只要有需要,他随时都可以拿出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