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刘平也不是很满意,他要求牛小强在合同当中把零件的采购数量和单价规定出来,说是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安心心的带着这帮老乡跟方氏汽车展开合作。

牛小强一听就知道这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出意外的话刘平坑人的办法有两条,第一个是拖延交货的时间。反正他所在的安北玻璃厂距离凹山相隔上千公里的距离,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到时候只要拖上个十天半个月,方氏汽车就一定会停工,这会给自己这边造成很大的损失。

除了拖延交货的时间这个方法之外,刘平等人还可以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坑人。他们提供给方氏汽车的配件多半都是存在着质量问题的,即便按时交货,方氏汽车也会因为使用了残次品而坏了口碑,口碑坏掉之后谁还会购买他们的汽车?

牛小强早就看透了这帮人的心思,并且已经做出了应对的办法。

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在合同中规定交货的时间和产品的质量,凡是因为供应商延迟交货而造成产线停产的,供应商就需要按照产线实际的产能所能带来的利润进行赔偿。

打个比方说,如果一条产线每天可以生产一百台小汽车,方氏汽车可以从这一百台小汽车上挣到一百万人民币,供应商要是延迟一天交货,就需要赔偿一百万人民币。

此外如果供应商提供的配件质量不合格,方氏汽车就会拒绝收货,并且由此造成的停产损失同样需要供应商来赔偿。

有人也许会问:要是人家不赔钱怎么办?

这个问题牛小强也考虑到了,目前国内的相关法律还并不是很完善,就算法规已经很完善了,但执行的力度却不太够。

尤其是对那些集体性质的企业,由于利益的纠葛,在执行的时候总会出现问题。

第1426章 打官司的事情要抓紧

针对这个情况,牛小强采取了釜底抽薪的办法。他对刘平等人根本就不做指望,所需的配件会从其他大供应商那里采购。

也就是说刘平等人即便真的延迟交货或者故意给牛小强提供残次品,也根本不会对牛小强造成任何影响。

这意味着刘平等人需要自行掏钱承担运输费用,同时也要承担零配件的原材料和加工方面的开销,却根本不可能从牛小强这里挣到一分钱。

这绝对属于赔本买卖,无论是实力多么雄厚的企业,都不可能这样做生意。

除此之外,牛小强还准备提高采购数量。在下订单的时候,他会把采购数量提升一倍,原本只需要十二万辆车的配件,他会采购二十四万辆车的量,如此一来刘平等人将会亏得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