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说的骑马,只是当一项运动,而他说的玩马,却是完全不同的活动了。
“赵先生,刚才那个卖社交软件的人,是不是姓马?”
“好像是的吧?”赵文良道,“没什么印象了,长得斯斯文文的,温文儒雅,应该是公司遇到困难了,不然也不会卖掉自己的研究成果吧?怎么了?杨先生对这个感兴趣?”
“是啊,因为我平时有用这款软件。”
“可是,这种所谓的高科技,现在并不被投资者看好。杨先生难道对国际形势没有研究吗?”
“赵先生,你指的是互联网泡沫吧?”
“对啊,现在正是互联网泡沫爆发的时期!”
互联网泡沫,又称科网泡沫或dot泡沫,指自1995年至2001年间的投机泡沫,在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的股票市场中,与科技及新兴的互联网相关企业股价高速上升的事件。
美国所有的城市,都在建造网络化的办公场所以吸引互联网企业家,纷纷谋求成为“下一个硅谷”。
通信供应商,由于相信未来经济将需要无处不在的宽带连接,债台高筑地购进高速设备、建设光纤线路以优化网络。
生产网络设备的公司,比如思科,从中获利颇丰。
类似地,在欧洲,像德国、意大利及英国等国的移动运营商花费了大量现金来购买3g牌照,导致负债累累。投资远远超过了其当前和预测的现金流,却直到2001-2002年间才公开承认。
由于it产业高度关联的自然属性,这迅速导致了依赖运营商合同的小公司的问题产生。
在泡沫形成的初期,三个主要科技行业因此而得益,包括互联网网络基建、互联网工具软件以及门户网站。
20世纪90年代的后半段,美国股市陷入了疯狂之中。
在“非理性繁荣”之下,投资者将大量财富投入到价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这些投机性企业却赚不到一点利润,白白浪费了大量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