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页

杨飞侃侃而谈:“企业的竞争力离不开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特定客观条件的演变和调整。但更多的是在立足自身的前提下,能否有效把握行情的趋势运转能力,同时在审时度势前提下以整合资源和突破创新为双翼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才是考验企业真正命门的关键。”

他提高声音道:“所以,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如何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考虑,五分钟后继续会议。”

第926章 目标

纵观国内外市场上的公司,不乏寿命在百年以上的优秀范例。

瑞典的斯托拉造纸和化学公司创于13世纪。

日本的住友集团已有100多年的光辉历史。

美国的杜邦公司已近200岁。

英国的皮尔·金顿已领风骚171年。

我国的百年老店同仁堂依旧生机勃勃。

可对于大多数现代企业,它们的寿命是相当短的。

这种短暂,并非我国企业的专利,外国也同样有这样的忧虑。

美国大约有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一般的跨国公司平均寿命10-12年。

然而,这一长寿企业的数量,在岛国却十分的惊人。

岛国有近22000家百年企业,而我国仅有10余家?

我国古代重农抑商,直到现代,有的省份,也以读书为主要出路,并不重视工商之路的发展。

在很多家庭里面,除非孩子实在读不进书,没得办法,才让他们提前进入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