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他这流氓战法非常好用。
任凭升华者如何尝试围追堵截,却都拿他毫无办法,每每总能被他轻松逃掉。
跟在他后方远处的赤锋军团甚至都不用近距离接敌,便可用低成本且安全系数更高的远程攻击不断敲开防线。
到得后来,升华者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只得放弃追杀任重,聚集兵力,试图强行冲阵,破了赤锋军团的大军阵型。
奈何赤锋军团不比寻常帝国舰队,不但格外坚韧,更是以逸待劳,对升华者掌握的诸多手段也总有针对性的克制之法。
升华者数次冲阵都无功而返,反而是有不少原本被打散了,在附近区域逃窜流亡的帝国战舰竟又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靠拢过来,加入到赤锋军团的阵列之中,成为补充兵源。
不知不觉间,竟还真给赤锋军团在敌阵深处凿出了个空隙,狠狠扎了进去。任重距离升华者建立的折跃亚空间通道也是越来越近。
再随后,升华者见敌人援兵生猛,赶紧调兵遣将,务必要将赤锋军团阻截在原地。
这一番调遣,赤锋军团向前的步伐倒是真个给挡住了。可其他方位的兵力出现了空缺,遥控指挥操作全局的镇疆侯立刻抓住了空隙,开始聚合兵力,奋残部之余烈,又极速派遣新军,将大量预备军投放进来,对着这条至关重要,但却又深入得过远的战线穷追猛打,全力进击。
一时间,因为量子大灾变而导致岌岌可危的机械帝国防守战线竟稍微稳住了脚步,还有反攻之势。
在这一片大好的局势中,任重反而变得焦躁起来,操控着自己的圆盘舰越来越孤军深入,更要求跟随他的赤锋军团不得歇息,对着前方阻挡的升华者大军生砸硬凿,务必要快速破敌。
堂堂伯爵大人都在前线冲锋陷阵,跟随他的赤锋军团自然也是个个悍不畏死,种种手段都用了出来,每个人都把工作强度拉到最高。
超阶战士成群结队地冲锋陷阵,往来冲杀,往往至少以万人阵出战,然后回返时却只剩多则三四千,少则一两千台相对完好的战甲。幸好赤锋族内讲究共同进退,但凡是有点机会,都必须想方设法地救下战友的性命来,所以返程战甲的弹药舱、逃生舱乃至于医疗舱中往往都会挤满战甲全损的同僚,所以别看回来的战甲只得一两千,但等落稳了,幸存的超阶战士却又能从区区一台战甲里下饺子般往外窜。据说最夸张的是曾有一台高仅十米的战甲在杀出重围返回时,竟从里面掉出三十余人来,也不知道这些神仙人物是怎么跟俄罗斯方块一样堆进了里面的。
至于舰船士兵,也同样如此。如果在智脑核心正常运转时,这些士兵倒是不算忙碌,只需要坐在手动操作台旁随时待命。但绝无一人敢偷懒,都各自专注地盯着眼前的信息分发系统,保持全神贯注,随时跟进战场情况,以便随时可以接管系统,进行手动操作。一旦升华者启动强干扰手段,这边的舰船指挥官与士兵立刻便能无缝接入手动模式,战力只有稍许下滑,但依然是百战之兵。就只这一点,便让赤锋军团的战舰与普通的帝国战舰区别开来。其实,关于这手动模式和更传统的无线电通讯等等性能虽然较低,但却更可靠的技术,任重早就与镇疆侯爵府以及机械帝国中枢分享过。但懂得技术不代表就能运用得好。越是低阶的技术,就越是需要熟练的操作人员,这可不是光靠吃苦就能达到的水平,还得需要系统化的训练,以及足够强大的思维训练,才可能满足需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升华者的干扰达到极限时,别说智脑了,就连硅芯片也不能生效时,甚至需要操作员自己用纸笔来计算弹道,也就赤锋族里才有这么高比例的数学高手,在别的地方,找不到。
但真正奠定赤锋军团战争能力的,却反而不是这些前线战士,是那些呆在生产力型以及综合型行星舰里的人。这里有大量的预备役士兵,随时可以弥补前线的兵员缺失。同时,这里甚至有最先进的战地医院,只要还剩下一口气,亦或是还剩下个脑袋,反正甭管是再严重的伤势,给送回到行星舰上,都能治得回来。
某种意义上,除非行星舰上的人死光了,赤锋军团几乎拥有无限兵力。
但任重带出来的赤锋军团总人口达到近万亿,哪是那么容易死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