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的主体意识,也就是现在自说自话的这些意识认为潜意识产生的信息量太过庞大,没有全盘接收的必要,所以屏蔽了这些背景音干扰。只在我需要时直接调取潜意识根据外部信息推论出来的结果,也就是那些我看到的幻觉。”
“屏蔽多余的信息是人的本能行为,就像人的思维不可能去感知身体里每一个细胞的生老病死,生化反应,甚至连自己的心跳和正常的肠道蠕动都无法控制与感知。”
“至于我的幻觉为什么有一定的预知的效果?”
任重又想了很久,只能推测为自己的潜意识拥有太强的分析能力,进而又激发了太强的直觉判断力。
举个例子,深夜里,当两个同事坐在一起加班,其中一人突然长大嘴巴,另一人不会觉得他是要大喊,而是要打个哈欠。
这是个时间跨度非常短,仅有不足一秒的预判,但本质上还是预判。
果然,突然长大嘴的同事的确是打了个哈欠,眼角还挤出两滴与情感波动毫无关系的泪水。
在这场预判中,有很多前置的信息。
深夜这个时间点是第一个信息。
两个同事相互间的基础了解,其中一方知道另一方的正常生物钟,这会儿既是自己的下班回家睡觉的时间,对面的同事也一样,那么现在对方与自己一样困倦。这是第二个信息。
另外,未打哈欠这人还知道这同事没有癫痫,身体健康,聊着聊着突然张大嘴,意识里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对方癫痫发作了,而是困了累了。这是第三个信息。
综上所述,在所有前置信息的引导下,其中一方在对方刚张嘴的瞬间,脑海中就已经自然而然地提前浮现出对方的哈欠声。
又比如天空突然变得阴云密布,狂风大作,那绝大部分人都会知道,要下雨了。这也是人根据外部信息而下意识联想出来的预判。
还比如古代时,两国相交。其中一国的探子收集另一国的情报,并将情报发回国内。国内谋臣拿到这些信息,再综合分析,发现对方正在屯粮屯铁,铸造马蹄铁。谋臣再综合分析对方国家的周边地形,发现对方与自己的国家之间地势平坦,与其他邻国之间倒是多山地阻隔。于是乎,谋臣立刻上禀国君,一群人磋商片刻,一致认定对方很可能会对自己发动进攻,于是赶紧备战,生产拒马、铁蒺藜等物事。这当然也是逻辑预判。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生活里十分常见,涉及到方方面面。
小到鸡毛蒜皮,大到民生经济,再大到历史走向。
“我对九个冷冻长老非常了解,记忆里早就贮存了与他们有关的大量信息。在我断开链接,并注视着他们的时候,我的潜意识又在持续不断地捕捉他们的微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