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脸谱网真正上市,那股份还要被稀释一次。

所以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真正到了上市时,创始人手里可能只握有百分之几的股份了。

只有极少数企业,创始人能一直掌控着公司的实权,大多数公司,甚至都等不到公司上市,创始人就开始淡出了公司管理层,甚至有的会被赶出公司。

……

听完蔡聪信的报价,会议室内微微骚动,竞价投标倒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融资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是公司求着风投的,哪有这样的,一群投行求着公司收下他们的支票。

这也就是脸谱网,换一家公司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没办法,谁让脸谱网现在正如日中天呢,不光是各种数据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现在,这家公司也受到了上面的肯定和扶持。

在大陆,代表着什么,大家都明白。

第570章 脸谱靠什么盈利

蔡聪信宣布了脸谱网的融资条件后,到场的各大vc代表反应不一。

脸谱网不是太阳,自然不可能让所有人围着它转,也做不到让所有vc都对它毫无疑问地信任。

淡马锡的代表就提出了疑问,“请问蔡总,脸谱网这个五十亿的估价,在我看来虽然有着估值基础,但对于我们投资人来说,风险已经很大了。贵国目前已经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市值最高的三家,新浪市值三十六亿美金,搜狐二十五亿美金,而网易只有二十一亿美金的市值。其实可以这么说,那就是脸谱网上次融资的四十亿美金,已经算是大陆互联网企业估值的一个天花板了。到底脸谱上市后,能不能超过四十亿美金,还是一个未知数。这次融资,贵公司又提出五十亿美金的要价,而且是起步价,这是不是……”

虽然没有明说,但不信任的意思已经显露无遗。

这也可以理解,融资嘛,本来就是这样。投资方希望把估值压得越低越好,因为可以少掏钱多拿股份。而被投资公司方呢,则是希望估值越高越好!那样就可以少掏股份多拿钱。

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直博弈到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数字,那就合作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