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本省的解元,是一个叫邓崇的年轻人。

素菜,素酒,没有女眷,于是今天就不说八卦,也不知道要八卦什么,一群读书人,自诩端方君子,怎么能当长舌妇呢?

于是就胡扯,侃大山,从凉拌野菜这道农家菜,说到饥荒又军粮问题,何大根虽然是武举人,可他文采也不差。

一群人畅所欲言之后,又说到了军需,军需很重要啊。

又转到军需的各类,然后又说了兵器的演变。

当然,是冷兵器的演变啊,说到了赵仁河的领域里来了。

他比他们还熟,不是他多热爱冷兵器,这玩意儿热爱的也有限,是他前世逛论坛,跟人掐过记忆深刻啊!

然后从马蹬是鲜卑人发明的开始扯到民族问题,然后就是各民族的奇风异俗。

邓崇年长听过的多些,其他人就那么幸运了,赵仁河知识面广(拜前世万分发达的网络所赐,加上他写手出身),孔念看的书多,可说道这武备上的东西,最擅长的莫过于何大根啊!

他是武举人,这都是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末了一群人居然为“五胡”是哪五个争了起来!

其实这个问题,哪怕是在他的前世也一直没有定论,不少“砖家”、“叫兽”的都玩命的研究过,却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只知道那“五胡”后来是一个都没传到二十一世纪。

一个说“匈奴、鲜卑、羯、氐、羌”;另一个说“五胡次序无汝羌名”;还有一个喝高了,叫嚣着要灭了五胡……争论不下,借着酒劲,险些挽了袖子打起来。

最后全让何大根这个家伙给撩到了,不是将人打晕的,而是一个个灌了烈酒,喝蒙圈了。

一开始上的是素酒,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成了烈酒,说多了口渴就喝了,然后就醉了,最后就都趴下了。

?双十一的加更啊

第239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

殊不知,他们醉倒了之后,隔壁的雅间里,有人气的鼻子都歪了!

“这样的记载,如何跟上面交代?”这个雅间里,也坐了好几个人,看他们面前摊开的各种笔墨纸砚,以及上面的记录,竟然是赵仁河他们侃大山的内容!

“可是他们都喝醉了,最后说的什么,我们都记下来了,可没漏抄。”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委屈的道:“这说的都是些什么啊?”

他们刚才奋笔疾书,隔壁的人声音大的根本不用偷听,光明正大的听都能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

可是这明显是一群人在调侃闲聊,值得他们这么多人,快速记录他们说的每一个字?

听听他们都聊的什么啊?

根本就是风牛马不相及。

大家都是读书人,侃大山跟聊闲篇,还是说的重要事情,都分得清楚好么。

“一群废物!”坐在上首的是一个中年男人,虽然做富家老爷的装扮,可眉宇间却透着一股子戾气:“都给我闭紧了嘴巴,笔墨纸砚都留下,领了银子就走人,谁敢给我胡说八道,别怪我不客气。”

众人都是被花钱雇佣来做记录的穷秀才,闻言知道这人不好惹,各个都如鹌鹑一般,拿了二十两银子就走人。

其中一个秀才拿了银子回了家,半晌之后又出门去了一个相熟的同窗家里,在同窗家里混了一顿晚饭,还了前两日,他借同窗的一两银子,又去了一家食肆,那里有卖一种咸鱼豆瓣酱,他进去之后,买了一坛子,然后又去里头挑了几条咸鱼,出门来,去市场买了一些别人卖剩下的茄子,这就是他接下来一个月的伙食了。

而那个食肆的一个伙计,已经跪在一个人面前:“董秀才说了,对方什么收获都没有,他默写下的内容在此,请您过目。”

伙计跪着呈上了好几张纸,上面记录的都是赵仁河他们闲侃的内容,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那人接过来东西,对伙计道:“下去吧,过几日,就关了店,去别处,有用你们的地方。”

“是!”伙计低头弯腰的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