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已经自觉地往后闪了半步,偷偷去拉池曳的袖口,没想到却被池曳一抬手躲开了。

谢导通常懒得自己选演员,除了几个主演要亲自掌眼之外。

但是一旦他来了兴致,就会严格到令人发指,上部戏甚至变态到连哑巴龙套都要求有专业的台词水平。

谢文礼这个人,池曳来之前之前是特意做过功课的,所以这次没有敢贸然上去打招呼,只是微笑着礼貌地望着谢文礼,眼睛很亮很纯粹。

谢导也同样站在原地看向池曳,目光中有几分审视。

这个年轻人身资挺拔地咱在夕阳的余晖下。

像个不谙世事的金贵少爷,干净、纯洁、朝气,眉睫低垂,整个人愈显恬淡雅致,眼神中却又充满了学生气的青春和张力。

谢导在心里默默打了个勾——倒是很符合角色气质,本色演出就能胜任。

谢文礼冲池曳招了招手,直截了当地问,“哭戏,能演吗?”

池曳吸了口气,心道玩儿过聊斋的狐狸果然道行深。

哭戏看起来简单,但其实最是考验演技。

当着现场那么多工作人员,十几双眼睛盯着你,一个巨大的摄像头怼在脸上,隐约还能看见摄像大哥前一天洗的头发冒着油,不笑场就已经非常难得了……却人要哭,还得哭的声情并茂,不能太丑,不能太过。

事实上当下很多顶流演员的处理方法都是滴眼药水,或者切换机位捂脸镜头配后期音效。

池曳犹豫了片刻,谨慎地点点头。

谢导也不客气,当场指了身边一个摄像机位,“那来一段吧。”

众所周知导演选角通常都是拿出剧本里的一个片段试镜,类似于看图说话,照猫画虎,哪有人上来就抛出四字短语让写命题作文的?

群头兜里还揣着池曳给的半辆小汽车,只好顶着巨大的心里压力仗义直言,“谢导,Eric那个角色就是个推动情节的工具人,全剧戏份不超过10集。”

言外之意就是您让一个特群来演哭戏是不是有点儿过了?

这和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幼升小考题有什么区别?

第20章

谢文礼完美忽视了群头的抱怨,只定定看着池曳。

池曳大大方方地回看他,认真道,“请问我要表达的人物内心活动应该怎么样的?是成功时的喜极而泣,还是痛苦时的悲痛不已?”

谢导闻言脸上立马露出赞许的表情,沉思片刻,即兴设计出一个场景,“你深爱一个姑娘,她却甩了你。你就演她转身离去后,你独处的那个片段。”

池曳点了点头,然后别过脸去。

此时他的周围已经围了不少人。

谢导有兴致在剧组里亲自考戏,算是个百年不遇的大场面。

闲下来的群演们自觉聚拢,几个已经准备收工的路透娱记也再次拿出相机,甚至连男一号肖旭都特意从保姆车上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