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有关密室的谜团被彻底揭开,再看汤姆-里德尔的形象,沈念不再感到奇怪,反倒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
《哈利波特》中的最终反派,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相比心智与自身年龄阅历一致的哈利,汤姆-里德尔所代表的,俨然是另一种极端:他少年老成,学生时期便谋杀同学,并巧妙栽赃给另一个人。即使是在日记本中,以写字这样的形式交流,也能三言两语蛊惑得小姑娘为之心动。
再看看那张截止到哈利波特系列第二部 ,堪称魔法界颜值Top的脸,想想他迷惑人心的能力和手段,当年能够说动那么多巫师心甘情愿为他服务,似乎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问题也来了。
面对这样一个段位高得不止一筹的对手,哈利要如何才能战胜他呢?
密室中的日记本,最终以哈利以蛇怪的毒牙毁灭而结束,汤姆-里德尔就此消失,但不难想象的是,关于伏地魔和哈利波特的故事,恐怕才刚刚开始。
故事的最后,当他们脱离险境,整个事件都得到解决之后,面对信赖的校长,哈利最终还是没忍住,提出了那个在他心中潜藏已久的疑问,关于他与里德尔的相似之处,以及分院帽所说的,他能够在斯莱特林获得辉煌的预言。
面对因此而沮丧、乃至有些心灰意冷的哈利,邓布利多却反而笑了起来。
他告诉哈利:“让我们成为哪种人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无论你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或特质,你都可以选择成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沈念眼前一亮。
她喜欢这句话。
并不是刻意的说教,也没有刻意去拔高电影的立意深度,邓布利多的话就像是一种顺理成章、恰到好处的总结,既不会令人厌烦,也不会显得多余,对整部电影来说,反而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
和《哈利波特之魔法石》一样,这一部的结尾同样定格在了孩子们走下霍格沃兹特快,各自挥手告别的镜头上。
沈念很喜欢这样的结尾,在她看来,这就像是作为观众的他们,也一同经历、结束了霍格沃兹为期一年的学习,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到来年下一个学期,再一次在国王十字车站相会一般。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