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此时旁边的小哥儿出声吆喝招揽生意,一个年迈妇人正向这边走来。
林三娘今日非常头痛,她的小孙孙闹腾着不肯吃饭,非要吃李子,给了他桃子还不吃,闹得她烦不胜烦,最后她还是来北市凑凑运气,看能不能买到一些。
逛了一大圈,也没见到有几个卖果子的,这天气实在太热了,专门的果园里种的果子都是供给有钱的老爷们的。
像她这种老百姓只能来北市凑个热闹,看看有没有人在山上摘了果子。
芝兰镇人都很富裕,不愁吃喝,因着运河的原因,周围村子也都不穷。
家家户户都不愿像之前那样给自己找罪受,所以一般人家是不会暑天上山的,更别提摘野果了。
正当她准备放弃时,离开的路上眼睛四处看,没想到正好让她看见两个年轻人的摊子,他们卖的正是各种果子。
林三娘走快几步,直向着那两个年轻人去了。
江元见有人向着这边来,忙起身准备招呼客人。
林三娘的眼睛在案上摆着的果子上来来回回看了好几眼,伸手拿了一个看看成色。
江元忙道:“婶子,看看想要点什么?”见林三娘把其中一个李子拿起来看了看,又接着说:“这李子都是从山上新鲜摘下来的,给孩子带点回去吃罢。”
林三娘笑了笑,道:“总算找到个卖果子的,天气太热了,我家小孙孙闹腾着不肯吃饭,偏偏要吃果子,这不,我来北市找了一大圈才看见你这。”
赵恒道:“可不是么,别说小孩子了,大人都不愿吃饭了!婶子给孩子多买点回去慢慢吃,来,我给您装点。”
看见这果子的确不错,林三娘笑意盈盈的把胳膊上挎着的篮子放在地面的板子上,伸手挑拣。
江元有些别扭的给赵恒让了个位置,待婶子挑好后,才挂起笑容对林三娘道:“婶子,这果子10文一斤,您买一斤,我再送个桃子给您。”
林三娘点点头,10文一斤,在芝兰镇上,算得上是很便宜了。
她挑了半斤李子和半斤枇杷,正好一斤整。
她看了一眼面前的小哥儿,又看了看江元身后的赵恒:“你和你哥哥还挺会做生意的。”
江元笑了笑没说话,他不想和陌生人解释他们的关系,没必要。
看见赵恒笑着对林三娘点点头,江元手脚麻利的把李子和枇杷给林三娘装起来,放到她的篮子里。
林三娘提起篮子挎在手臂上,江元便伸手捡了个红彤彤的桃子递给了林三娘。
妇人道了声:“这桃子可真好,过些天若孩子还想吃,你们还在卖的话,我就要再跑一趟了!”
江元道:“婶子喜欢就好,过些日子怕是不会再来了,待这段时日过去,山上的野果也差不多被走兽吃完了。”
林三娘走后,赵恒和江元又接待了几个客人。
没多长时间,果子就卖的差不多了。
江元的竹筐里只剩下零星的几个,摊子上也只剩下一些特别小的果子没有卖掉,江元准备收拾好摊子回家。
赵恒伸出手想帮他一起,没想到江元一下把他推到一边去了,江元还说:“你别捣乱。”
赵恒一脸懵的看着江元忙前忙后收拾摊子,江元汗水都从鬓角流到了脸颊,清秀的脸庞泛着红。
江元十六七岁,正是年少气盛的年纪,赵恒也不跟小孩子置气,就由着他。
江元背着背篓,回头叫他:“走吧。”
赵恒答应了一声,起身跟着他。
快到村里的时候,两人碰见了同村的大婶儿,小开的阿母,张林氏。
她刚刚从外面回来,还没到村口就看见了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