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华的寝殿中,散发着一股醉人的花香。
长平公主半倚在床头,手中捧着一副画轴,看得如痴如醉。
画轴上的男子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乃是京城有名的才子贾相如。
可长平公主却觉得,这画师的水平太拙劣,这肖像还不及本人的一半好看。
想到第一次见到男子的情景,长平公主默默叹了口气。
中秋节的那天晚上,她嫌弃宫中的家宴枯燥无味,便称病没去,偷偷带着侍女和冷月上了街。
民间的中秋节可比宫中有意思多了,到处张灯结彩、人山人海。
长平公主是看哪儿人多就往哪儿钻,冷月吓得紧紧跟随,生怕公主有个什么闪失。
她穿过人流,熟门熟路地来到青樱街上一座茶楼的二楼,坐在雅间里一边吃着茶点,一边扶着栏杆往外眺望。
街上人山人海,各种小摊贩争相兜售生意,叫卖声不绝于耳。
茶馆对面就是青竹书院,今日是中秋节,书院的学子们肯定要提前散学回去过中秋。
长平公主只要有空,就会来这家茶楼,坐在楼上看那些书生散学。
宫中太憋闷,整日无所事事,她总得给自己找点乐子。
一盏茶喝完,那些书生还没有出现,长平公主便有些不耐了:“他们怎么还没散学?不会是老夫子把他们给留了吧?”
旁边的侍女恭敬道:“可能是殿下来早了,奴婢记得上个月要比这会儿晚一会儿。”
长平公无奈道:“那就再等一会儿吧。”
侍女没有吭声,默默站在一边。
皇上疼爱公主,说让她自己挑选驸马。
这么多年,公主挑挑拣拣的,看了不少的男子,却没有一个喜欢的。
也不知道公主究竟要找个什么样子的才满意。
侍女不经意往外看了一眼,眼睛一亮道:“公主,那些书生过来了。”
长平公主闻言,漫不经心地朝窗外看了一眼。
她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些书生,只不过与父皇的那些大臣比起来,这些书生要耐看一些。
起码这些年轻有朝气,不像那些朝臣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全都对她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穿着一色青衫的书生们陆续从书院里走出,脸上洋溢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