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很快毕业了。
高二的江行站在学校优秀毕业生录取大学公示红榜前,看着“米稻”后面跟着的“S大”几个字,莫名有些心动。
他换了头像,是那张稻田。
两年后,江行大学入学,进了全国专业排名第一的S大全息游戏编程专业。
时隔两年,曾经有些悸动,在时间的洗涮下似乎已经变得轻描淡写。
他甚至一度有些分不清,自己来这里到底是因为编程专业,还是因为那个叫“米稻”的学长。
再一次听到“米稻”这个名字,是在陈方直大创组队的邀请中。
江行是全息游戏编程社团的一员,同专业的大三学长陈方直是副社长,和他关系不错。那年大创立项通知出来之后,陈方直很快就找上了他,问他要不要一起做游戏。
全游专业大一课很多,课余时间江行也有在做一些公司外包的程序兼职,编程水准早已经在同龄人之上,对于大创这种,既费时间又没报酬,就算是刷履历也聊胜于无的项目,他一开始并不是很想接下。
直到他听陈方直说,负责剧本策划的人,叫米稻。
团队见面的那天,自我介绍时和那个人说上话的瞬间,江行觉得自己的心脏要跳疯了,声音哽在喉咙里,除了微笑,他几乎什么都做不到。
曾经有些悸动,以为在时间的洗涮下就可以变得轻描淡写,却不想它像一颗种子深深埋进土壤,就在再见的那一瞬,生根发芽,骤然疯长,快得令人猝不及防。
江行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已经那么喜欢他。
随着项目深入,越是接触,那个人和自己喜欢的模样便越是相似。
那个人的脸型、眼睛的颜色、鼻梁的高度、嘴唇的形状、锁骨的深浅、手指的长短、说话的语调、喜欢的东西、编剧的才华、乐观的性格,甚至是看过来的每一个眼神,嘴角边挂起来的每一个笑……所有所有的一切,都正中红心。
被分配到编程米稻部分的剧本,江行只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那么享受过,将一个想法编程实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