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大量难民的涌入只会造成本来就稀缺的资源更加的紧张,本国人都不够用,哪里有多余的资源分享给外人?

白衣姑娘深深的绝望了,为什么这些人这么不善良这么没有同情心呢!

她决定要为这些失去家园的人尽一份微薄之力,毅然决然的出国成为一名救助难民的志愿者。

……

“为什么会这样……”白衣姑娘双目无神的靠在自己的房间里,她当初为什么那么脑残的非要出国当志愿者呢?

她以为难民都像是电视上演的那样,饥寒交迫的母亲带着孩子苦苦的等待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但实际上,能在这样的灾难中活下来的人,大部分的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人。成为志愿者的那些日子,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的防止被他们骚扰。

白衣姑娘的父母看着深受打击的女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去了一次国外,回来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安心留在家里多好,真想帮助那些难民,在网络上发声支援一下就行了,一点力气都不用出动动嘴皮子就好,何必给自己找罪受呢。”白衣姑娘的妈妈絮絮叨叨的说着。

白衣姑娘泪如泉涌,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别人怎么怎么做,真的只是需要动动动嘴皮子而已。

————————

最后的作者有话说:本章纯属在恶搞扯淡。

第98章 出身与血统

“陛下, 臣有本启奏。”早朝之上,某御史出列说道。

皇帝看了一眼这个御史,只觉得一阵头疼。

“当今探花陆谨, 其母出身风尘,生父不详,冒名参加科举, 乃是重罪!”御史的话义正言辞, 掷地有声。

皇帝皱眉询问道:“可有证据?”

不是皇帝不相信这个御史,是因为本朝言官有风闻奏事的权利, 以至于现在言官太喜欢随便乱喷。

上次这个御史就弹劾某官员与儿媳妇有染,结果查下去,发现这件事根本就是这个御史自己臆想出来构陷政敌的。[注1]

皇帝最后还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来, 因为开国祖训, 士大夫只要不犯谋反大罪,轻易杀不得。

“此事乃是陆谨的同乡告发,千真万确!”御史再次掷地有声的说道。

皇帝心头松了一口气, 无论此事是真是假,都不是什大事, 只不过是个探花罢了, 那就按律处置。

皇帝一脸心塞的下朝了,朝中官员冗杂朋党林立,皇权被架空一部分,以至于现在官员犯了错,只能贬不能杀。

满朝文武也绝对不会允许皇帝开“刑上士大夫”的先例。

适逢太后生辰, 陆谨没有死,只是被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客栈的老板很客气的把陆谨请了出去,这么一个出身低贱还惹上官司的人, 老板可不敢多留他。

本来和陆谨同行的人见了陆谨,一脸不屑的绕着他走开了,和这样出身贱籍的人接触过,真是有辱斯文。

陆谨勉强忍着没露出难堪沮丧的神色,若无其事的从客栈中走了出来,这个时候他绝对不能失态。因为他知道,背后那一双双幸灾乐祸的眼睛中,就有一个告发他的人正等着看他的笑话。

陆谨的身影渐渐的远去,想看笑话的人失落极了,还以为能看见仰天大哭泗涕横流的场景呢。

几个鲜衣怒马的公子哥从陆谨身边匆匆而过,直接撞倒了神思不属的陆谨,回过神来的陆谨紧紧的抱住自己的行李,这里面有他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治国策论。

没理会那些公子哥的污言秽语,陆谨低着脑袋握紧拳头匆匆离去,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就因为母亲的出身,他的努力都打了水漂,他的才华也不被人认可。昨日还能在一起把酒言欢称兄道弟的人,今日就能恶语相向恨不得睬他一脚。出身就真的这么重要么?

身后的公子哥依旧在互相八卦陆谨的身世,他们和陆谨这种寒门出身的人没有什么冤仇,单纯的看他不顺眼而已。这种感觉就像是把“别人家的孩子”从神坛上拉下来一样。

陆谨租了一辆马车连夜出了京城,小时候各种难听的话他都听过,母亲去世后他选择远走他乡,本以为这样就能够摆脱出身带来的困扰,没想到还是被人认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