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是手绘,上面有着两个由受力点和施力点构成的人像;
林临之所以还能看出是两个人,完全就是靠顾清招随手勾了一圈轮廓。
林临宛若尸体一般躺在沙发上,用手指一下下的戳着几个被标红的小点。
有些奇怪为什么和自己想象中的位置不同,直到,一番搜索后,他才猛然想起。
有一个词,它叫脐橙。
林临:……tui!
——————
不得不说,感情和默契真的非常神奇。
有了二者的融合后,以林临为首的兔子灯五人组,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爆发力。
他们都是这个时代里优秀的青年演员,他们赞誉加身,却从未停止过努力。
由《兔子灯》开始,他们相互熟知、磨合,之后又有长时间的相伴与互助,已然不再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若无意外,人生后半程,都会有彼此的参与。
这样的几个人,仅仅靠眼神和动作,就能知道要怎么配合。
一个人突然
爆发的演技,也能迅速点燃一群,进而引燃全场。
一帧帧精彩的画面,就在彼此演技的爆发中诞生,酣畅淋漓,几乎没有停滞。
让拍戏几十年的李导,都不由的大呼痛快。
在如此流畅的拍摄中,卡顿就很少出现,所花费的时间也减少了将近一半。
原定需要大约一个月后的转场,也不得不提前了。
然而,可惜的是,制片和剧务等还没有谈下租赁的校园场景。
这倒也不是他们拖拖拉拉,只是完全没想到剧组的进度会如此之快。
当然,除此之外,也并不是没有其他原因的。
就比如《少年》的题材限制,这是一部校园剧。
为了符合基调,也只是在高中产生暧昧的思绪,直至大学才会确定关系。
但尽管如此,很多重视学生成绩的学校,都拒绝让这种暧昧出现在校园中,避免分散学生的思绪。
再者,主流社会对于同性之间的感情,也并不是全部认可的;
而少年人正处于对社会的认知过程,过早的接触同性情感,可能会令他们的认知产生偏差。
少年人很快便会进入叛逆期,他们是否又会因为觉得刺激,而尝试同性恋情也未可知。
因此,很多高中学校,对于这部剧的申请,都是拒绝的。
林临听到这种情况后,也不由自主的点头,想到自己的高三,他甚至觉的:还是专心学习比较好。
只是影视这种艺术,它来源于生活,又高出生活。
懵懂诞生于校园的情感,并不可耻。
因此,学校的决定没有错,而他们所拍的剧也是向往美好,且符合国家规范的。
方衡见林临有些苦恼,便又补充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