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圈可以说是重新发展起来的一条商业街。

而且他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摊子在卖麻辣烫。

能看的出来那麻辣烫是经过火锅和关东煮的结合,不像穿越者记忆中的麻辣烫,反而和那种串串类似。

小摊贩拿了个大锅煮食材,里头都是关东煮的串串,等人选出来自己想吃的东西以后,他再把这些串串放进一个大碗里,将签子都抽掉了,顺带着煮了面,细面粗面都有,甚至还有刀削面,有那些吃不起麻辣烫的,就点一碗光面,偶尔添一根关东煮串。

生意倒也不错。

除了麻辣烫,还有烙饼的,也是和关东煮有关,不过他们把那些食材都油炸了,挨个卷进了烙好的薄饼里。

江舟都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才智来,一个关东煮能衍生出那么多的吃的来,许多都和穿越者记忆中的一些流行的吃的接近了。

时间匆匆走,因为预备着到夏天的时候要开烧烤店,江舟便提前收起了小麦。

这时候的人也是种小麦的,大多数时候都是磨成小麦小粉,做成各种包子馒头和面食,也有家境不富裕的人,用来煮粗麦饭,一听说江舟拿钱收小麦,不少人都蜂拥而至。

有什么能比啤酒配烧烤在夏天更快乐的呢?

没有。

江舟准备自己酿啤酒。

打碎了的小麦和烘焙过的一些谷物混合起来,放在热水中浸泡半个时辰,让它充分地吸足了水,再拿出来,过滤出澄清的麦汁,里头加蛇麻花煮沸,煮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加一些芜荽籽和高良姜,等到完全煮沸,冷却以后加酵母,低温发酵七天左右就能得到啤酒了。

江舟只是模糊地知道配方,真正做起来的时候霍霍了好几斤的小麦才做成功。

要是让村里人知道,怕都要骂死他了。

自己酿的啤酒颜色要更偏黄一些,泡沫也比工业啤酒重一点,但是味道更加浓厚,也更好一些,是工业啤酒无法比拟的。

江舟没喝过工业啤酒,但是他从陆恒的记忆里感受到过,只能说,味道实在奇葩。

江舟更倾向于叫自己酿的这个叫做小麦酒。

江舟的小麦酒大批量囤在了冬天存着的冰窖里,留了一部分,先给温远行送了过去。

他这个岳父简直是无酒不欢,任何的酒他都能喝得下去,淡米酒,烧刀子,都是他的挚爱。

又给鲁项西和卢大郎,刘二郎他们送了一点。

卢大郎一尝就知道是好酒,且知道江舟准备用在新店上。

便同他道:“这几日店铺难找,像你说的那样的,要开阔的,在外头的,价钱都不低。”

江舟摇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如今镇上都知道我要开新店,眼瞅着价格都涨上去了。”

卢大郎有些犹豫:“我这有一家备选,不知道可不可以。”

那一家没想着卖房子,准备出租,一年五两银子的价钱,虽然贵一些,但是铺面的位置很不错,满足江舟的要求——小,但是周围人流量不错。

正适合用来做烧烤店。

江舟一锤定音:“就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写的感觉有点卡,懵懵的

今天梳理了一下大纲果然好多了

明天日个六!

没错,有大纲的我就是这么膨胀(。)

第66章 烧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