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他打出的口号,直接便是:“驱逐蛮族,恢复中华。”

这一击够狠,当今社会乃是汉族天下,读书人但凡有点骨气,都是不愿向胡虏俯首称臣。哪怕慕容氏一再澄清自己早就汉化了,但这痛脚被人抓住,再怎么洗白都无用。

天时地利人和,周正擎选了黄道吉日,挥师北上。也许在政治上的远见,他不如叶莲生,但论打仗,舍他其谁。

这一仗足足打了三年,慕容氏本已失去民心,在战争中节节败退,最后被逼逃离京城,带着残军退守边关要塞。

时隔十四年,周正擎与叶莲生再次回到了京城,无论伪楚帝还是慕容氏,皆是不懂民生,到处残壁颓圮一片萧条。

周正擎对坐在皇位上摆皇帝威风,并没有兴趣,略作修养之后,便率军继续北上,直逼边关几大要塞,誓要一鼓作气,将慕容氏赶尽杀绝。

叶莲生留在京城,率领文武百官,着手重建京城,恢复礼制。他虽是太监,但所有人都知他乃圣武帝心腹,再者梁朝本就有宦臣执掌批红大权的先例,倒不为过。

但叶莲生也知,自己到底身份不正,便将小叔子周正禹提溜出来,按在了首辅大臣的位置上。

周正禹已到而立之年,早些年在大兄执掌权柄后,便成为权贵热门联姻对象,他也没有矫情的追求什么自由恋爱,年岁到了便听从父辈意愿,择选了门当户对的贤淑妻子,这些年已有三子一女。

他并不好色,后院并无多余娇妾,一直与正妻张氏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周正禹此人,资质不算绝顶,尤其与周正擎与叶莲生这类卓绝者相比,更显平庸。但他有个优点,平和淡定,便是泰山崩于前而不乱,且坚守初心,执着进取,不为外物所动。

是个干实事的。

哪怕大兄已位高权重,但他并未找寻捷径,在叶莲生举办的春闱中,凭借自己的真本事考上进士,后进入朝廷,初时为七品小官,后一步步靠勤勉努力,积累政绩而升迁。

在当上首辅大臣前,他已经成为吏部侍郎,对朝政大事了然于心,只是还缺点资历而已。

当他被叶莲生破格提拔,突然荣升朝廷一品大员时,也颇为诧异,但与叶莲生一番密谈后,便接受了这个新官职。

朝廷中也有大臣私下诽谤,但终究不敢拿到明面上来说。说到底,他是圣武帝唯一的亲弟弟,他若上位,谁敢与之争锋。

周正擎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将慕容氏赶出了中华大地,收服边关要塞。至此以后,华夏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

回到京城后,他反倒闲了下来。别的皇帝都是励精图治,熬白了少年头,瞅着后退的发际线忧愁,他就没有这种烦恼。

周正禹和叶莲生双剑合璧,将一干朝臣管教的服服帖帖,大周江山治理的妥妥当当。

他逗马溜狗,可劲儿造作。

朝臣间偶尔私语。

问:“圣武帝昨日在作甚?”

答:“打铁。”

问:“圣武帝今日在作甚?”

答:“召铁匠入宫谈笑。”

问:“圣武帝明日想作甚?”

答:“……你管的着!”

好吧,这位是圣武帝的狂热粉,不能以平常人论处。但民间确实给圣武帝起了个外号,“铁匠皇帝”。

数年后,这位铁匠皇帝终于闭门造车,搞出了跨越时代的滑膛枪,将大周雄师战斗力瞬间提升了一个等级。

又过几年,他搞出了蒸汽机,直接朝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又双叒几年,他搞出了震惊天下的远洋军舰,打造了一支威武海军。他指派各路海军将军,远渡重洋,在海外寻找新的作物良种。

眼见国家富强,武运昌隆,民间欢欣鼓舞,给周正擎的外号又换了一个,“鸟人皇帝”,因为据说圣武帝下一步的目标是造成能在天上飞的钢铁大鸟。

嗯,如此旷古烁今的奇景,老百姓表示喜闻乐见。

周正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