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大逃亡
乾元十年,西南二州蝗灾,遍地饿殍流民无数。
白鹤教教主揭竿而起,汇聚五万流民整编成军,一路北上连破四城。不过短短数月,起义军的规模滚雪球般壮大,号称十万大军,直逼京城。
朝堂上每日吵的不可开交,有些建议迁都应天府,更多的坚持死磕到底,唾沫星子四处飞,热闹的好似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少帝六神无主,有心想逃却无处可去。
下了朝,对着三位心腹太监吐苦水:“个个都冲着朕叫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合着朕驾崩了不要紧,他们还能册立新王,做新朝的臣子。”
三位太监除了抚慰几句,也无法可想。
等刘德忠和邵长春告退,少帝突然单独留下了叶莲生,含泪喟叹:“如今京城局势危急,朕大概真得以身殉国,你与周镇抚使准备一下,抽调五千锦衣卫,护卫贵妃和大皇子悄悄前往应天府。”
他这么说,倒是令叶莲生高看了一眼,少帝虽然昏庸无能,但骨子里还有君王傲气。单凭这一点,史书上就不该留下恶名。
叶莲生诺诺应下,出了宫门就去东厂找自家男人。
周正擎最近忙的不可开交,世道不太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锦衣卫诏狱里塞满了人,他向来清明公正,宁可加班加点亲自讯问,也不愿冤枉一个好人。
幸而他工作效率高,否则手头积压的案件得有一人高。麾下校尉被他指使的团团转,不是没人抱怨他太较真,但久而久之也习惯了,反倒佩服他的雷厉风行,手段强硬。
将心比心,没人愿意自个儿被冤枉,若真有那么一天,周正擎这般公正严明,威慑八面之人便是唯一救赎。
叶莲生将事情这么一说,周正擎纳闷了:“这般大事,为何偏偏找上了我们二人?”
他原打算近期就辞官,没想到少帝突然有了这个打算。若不领这个旨意,少帝失望恼怒之下,直接推出午门斩首也说不定。
叶莲生揣着袖子,感慨道:“除了我们,便没有其他可信可用之人,圣上也真是难。”
周正擎蹙眉思索:“这一去应天府,怕是不会再回京城,我得带上家里人。”
叶莲生点头,自嘲的笑了笑:“应当的,我也得带上全部家当。外人一直诽谤我敛财无度,哪里晓得我们就是圣上的备用私库。”
少帝为何总对太监敛财视若无睹,其实就等养肥了宰。
刘贵妃和大皇子再加伺候的宫女太监,起码得整个上千人的队伍,到了应天府之后也得吃喝,这些钱从哪里来?还不是他掏腰包。
继邵长春之后,少帝终于把手伸进他的钱匣子。
周正擎回家说了此事,到底要不要跟着他走,让周爹自己决定。周爹当即拍板,全家跟着大儿子迁往应天府。
“这世道越来越乱,仓皇别离还不知有没有再见之日,一家人还是齐齐整整的最好。”
周正禹去年春闱落榜,很是消沉了几日,最近又振作起来,重新开始读书,脾性也越来稳重,瞧着真正像个大人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上次落榜,想来便是眼界不够开阔,总在京城一亩三分地上转悠。我愿跟着大哥走,亲眼看看这江山究竟是何模样。”
周家人开始忙碌着举家搬迁,叶府就更加热闹。奴仆遣散的遣散,变卖的变卖,只留下了十几个忠心的番役,由卢笙领着押运家当。
周正擎唯恐有失,特意指派了一个百户率领上百校尉,专门保护叶府马车。
他麾下有五个卫所,将近五千校尉,大都京城人士。他也不强人所难,让他们自由选择,要不要跟着他去应天府。
出乎意料,十有八九个校尉当即决定跟着周镇抚使走。一方面是崇慕上峰的为人品性,另一方面也是害怕反贼当真攻打京城。
于是,不少提督校尉都求到周正擎的眼前,恳请带上家人一起走。
周正擎无有不允,这么一来,原本五千人的队伍,带上家眷突然暴增了一万人,且大都是老弱妇孺。
为防路途中出现意外,周正擎召集一众千户百户,告诫他们务必约束家眷,且随时做好遭遇流民甚至起义军的战斗准备。
一众锦衣卫轰然应诺:“周镇抚使,如今世道乱,我们心里清楚的很。兄弟们早就购买良驹,打造铠甲兵器,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他们携家带口的赶往应天府,可容不得半点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