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心翼翼的将这卷轴取过来,缓缓展开,只见这卷轴上用方正的楷书写着一篇文字。
蒋勇光看了一眼,马上说道:“这上面的字用的是台阁体,看来这位墓主人果然是永乐年间下葬的。”
我问道:“台阁体?什么是台阁体?”
蒋勇光解释道:“台阁体也叫馆阁体,就是一种字体,属于楷书,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叫沈度的翰林学士写得一手好台阁体,深得朱棣的赏识,后来这种字体就逐渐演化成了官方字体,所以我一看这上面用的是台阁体,就知道墓主人肯定是永乐以后下葬的。”
“原来如此。”我点头道。
一旁的老魏连忙催促道:“上面都写了什么?快给我们念念。”
蒋勇光一听,却是有点犯愁。
因为古代写东西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需要有句读的功力,才能通顺的给看下来。
别看蒋勇光讲这些历史知识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他古文的基本功不扎实,不太会句读。
“你们谁会句读?这没有标点符号,我看不太懂。”他倒是也不装,直接摊牌了。
这时候还得靠大学生小梁上场。
“我会!”
她举手示意。
蒋勇光就把这卷轴交给她,说道:“那你给翻译翻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
小梁点点头,马上接过卷轴,低头看了起来。
她并没有直接给我们读古文,因为读了我们也听不懂。
她先自己把这上面的内容给读完,然后再用现代语言告诉我们。
只是当她读完一遍的时候,她的表情已经彻底变了,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瞪得老大,震惊的说道:“不是吧?真实的历史居然是这样的?”
我忍不住催促道:“哪样的?真实的历史到底是哪样的?你倒是赶紧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