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6页

要想解决芯片奇缺的问题,还得看自己雾城文理大学的光刻机实验项目,此前,徐斌、罗鹏和佟一航他们,就跟自己说过,光刻机实验项目进展比较顺利,在32纳米、28纳米、14纳米级别制程工艺的光刻机上,基本上实现了突破。

这意味着。

自己雾城文理大学的光刻机实验项目,能够成熟的自己制造出28或者14纳米级别制程工艺的光刻机了。

而有了光刻机之后,就可以制造出芯片了!

这就相当于当初有了量产石墨烯之后,才能够生产出强大的石墨烯电池!

“喂,阿斌。”

丁跃打通了徐斌的电话之后,问道:“你在哪儿呢?”

“我还能在哪儿,上一次你不是说了,现在我们要以光刻机实验项目为重,所以,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跟着罗鹏、佟一航和刘铁飞他们,泡在光刻机实验项目基地呢。”

徐斌回答道。

“噢对了,你妹妹小悠也在。”徐斌又补充道。

雾城文理大学的光刻机实验项目,几乎汇聚了雾城文理大学最顶尖一批的天才师生们。

包括计算机系的徐斌等人、以及丁跃的妹妹丁小悠,还有机械系的罗鹏、苏北林一批老师,和佟一航、刘铁飞等一批学生。

这些人,都是丁跃雾城文理大学王牌中的王牌,最能够拿得出手的了,此前雾城文理大学的诸多项目,都是他们参与研发出来的。

如今,将他们全部都汇聚起来,参与到了光刻机实验项目当中,为的就是解决夏国长久以来芯片、光刻机等难题。

毕竟光刻机实验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领域实在是太多了。

“是吗,那行,我这就过来一趟。”

丁跃当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