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页

对于海洋牧场建设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源的购置,还是技术手段的研发、环境条件的创造,都离不开巨额的资金。

国内的海洋牧场,主要是以行业部门的政府行为建设起来的,以非赢利性工程建设形式为主,往往具有一次性短期投资的性质。这样的“海洋牧场”,建成后的长期管理维护费用不足,所以难以针对海洋牧场维护效果开展有效科研反馈。

一方是吃糠咽菜,只能做些理论研究;一方是富得流油,屡屡打破国外专业公司对关键技术的垄断……对比是如此惨烈,他说任何话都像是在炫耀,不如闭嘴。

“简直跟作弊一样!”有人不平的吐槽了一句。

“什么作弊?”齐政刚好慢悠悠的蹭了过来,闻言半开玩笑道:“周院士,您可要守口如瓶,不要泄露我们嘉谷的机密信息啊!”

周院士见齐政误会了,忙解释了几句。

做评估也是要严格遵守评估规定的,嘉谷提供的资料基本是告诉评估团“这样做有什么总体作用效果”,但不会告诉评估团“具体是如何做的”。

“绝活”之所以被称为“绝活”,就在于即使出国考察,人家也丝毫不会向你透露。

还有一个原因,透露了你也学不了。

譬如那位专家可不就是说对了,嘉谷海洋牧场确实“作弊”了。

如果没有灵阵,对海洋环境进行改造绝会如此顺利;对比日韩第一个海洋牧场近十年的建设时间跨度,嘉谷第一个海洋牧场的建成几乎缩短了一半时间。

当然,专家们绝对想不到这个,只觉得嘉谷的确厉害无比——砸钱砸得厉害,出成果也出得干脆。

“我们都在说,嘉谷海洋牧场至少领先国内其他牧场一个时代。”周院士笑眯眯的对齐政说道:“嘉谷可是给我们做了一个好表率啊。”

“这么说,我们的评估会通过吧。”齐政打蛇随棍上。

也是因为技术环节相对滞后,国家对新上海洋牧场建设项目相对谨慎。投资建设之前,必组织专家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进而做出可行或不可行评价,为决策提供支撑——这正是评估团的工作。

周院士哈哈的笑了两声,道:“要是没问题的话,你们会得到一个高评估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