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转基因大豆的蓝本,也是美国所谓“植物专家团”访问中国时,趁机采集回国的一株野生大豆。巧的是,当事人——美国大豆遗传学家布尔纳德,正好与潘德尔系出同门。
国际代表团中的欧美大豆育种学家也知道这一点,但都有意无意地忽视其中的“不道德”,只将其作为中国人“运气好”的佐证。
不得不说,运气好,是技不如人的一个好借口。
这样面对投资者,也有话可说了——狗屎运战胜辛辛苦苦的奋斗,在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听到这话的陈建章,内心一晒,运气吗?
就算是运气好了。
我们欧皇附体又咋样,只能说——有本事,你们也祈求运气爆棚啊!
……
第619章 一“豆”成名(二)
“根茎粗壮,植株健壮,荚密,顶荚丰富,株型收敛,帅!”
“是中粒型的品种,单株结荚数多,单株粒数也多,粒重应该在20克以上,酷!”
“完美的表现啊。”
“就是不知道抗病性如何。”
未等收割开始,世界农民组织代表团中的农业专家们就凑到豆田边,两眼放光地观察着可能是跨时代的嘉谷大豆品种。
不管对“嘉豆13号”由中国人培育出来乐见与否,对于一辈子投身于大豆育种的专家们来说,能看到一个较完美的品种总是赏心悦目的。
一种作物合不合适推广,很多时候一眼就能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