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页

别看美国在炒作大豆减产,但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是商品化程度高的粮食生产,大都遭遇过剩问题;大豆在国际市场上也是过剩的。

不过,这并不妨碍掌握定价权的资本“制造”相对短缺,将过剩的大豆推高价格,反正,离不开美国大豆的中国人总会买单不是?

但正如齐政所说,他们都低估了中国大豆的生产潜力。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有能力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这不仅重创了市场对大豆价格走高的信心,还将彻底重新绘制全球大豆贸易流向图。

换言之,天,要变了!

施罗德看着漫不经心地挥杆,然后……再次把球打偏了的齐政,简直是又爱又恨。

爱是因为这厮带来了灭杀“超级杂草”的希望,恨则是,这厮简直无时无刻不在抢他们的市场。

但,再怎么恨,如果有利可图,该合作的还得合作。

施罗德深吸了一口气,拿高尔夫球杆敲打着地面,笑眯眯对齐政说道:“齐董,有兴趣谈一下嘉谷的特种根瘤菌吗?”

……

第617章 体系之战

“我们谈谈嘉谷的特种根瘤菌剂吧。”

当施罗德笑眯眯地说出这句话时,却是满心的无奈。

对于中国的大豆振兴计划,邦吉不是没有关注。

甚至于,中国人推广的大豆新品种亩产高达400公斤亩的“传言”,在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游说中国回来后,也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像很多西方人对中国骨子里就有那么一种高高在上的味道一样,邦吉内部对于类似的“传言”,也充斥着浓浓的傲慢与偏见。

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邦吉首先确认了一点,中国人推广的大豆品种依然是传统品种,而非转基因品种,担心就消弭了大半;如果非要说还有什么要关注的,大概也就是配套的根瘤菌制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