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页

毕竟无法拿到第一手数据,众说纷纭之下,难免真假难辨。

不过,400公斤亩的产量,可能是夸大其词;但比中国人现在种植的大部分品种高产,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否则,中国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会这么强硬。

而中国人只要能将本土的大豆平均亩产提升至美国平均水平,都会让他们对中国的大豆出口产生变数,且肯定是不太好的变数。

值得庆幸的是,从推广到普及,还要相当长的时间,起码可以让他们慢慢研究出真相,并想出应对之法。

这样一来,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此次对中国的游说变得虎头蛇尾,他们纷纷将消息传回国内,或者是相关部门,或者是本土粮商和种子公司,都因此对中国的大豆产业投以关注的目光。

而在嘉谷,齐政也很快知道了国际大豆种植者联盟的动作。

但齐政只是简单浏览了一下情况,并吩咐信息部保持关注后,就将相关情报放到一边去了。

他从来没有想过“嘉豆13号”能够完全保密,也没有必要。

“嘉豆13号”的高产特性,肯定会让其他大豆主产国垂涎三尺,对此齐政并不怀疑。但他们会不会一窝蜂地引进该品种?

齐政也可以肯定地回答,不会!

很简单,南北美洲的成熟的大豆生产体系,是建立在转基因大豆上的。且不说换种“嘉豆13号”后整个生产体系要做多大的改变,单单是以四大粮商和孟山都为代表的美国利益集团,就不会让“嘉豆13号”横行。

这个利益集团,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对转基因大豆投入了上百亿美元的研发资金,完善了转基因品种的生产体系,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完成了全球转基因技术输出,根本无法轻易割肉离场。

在确认“嘉豆13号”的真实性之后,他们只会有一个动作——强自硬撑,并以“嘉豆13号”为亲本,想办法培育新的既高产又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

但是……

如果他们检索了嘉谷的专利结构,就会发现,嘉谷为了“嘉豆13号”向全球上百个国家申请了育种及其栽培、检测的国际专利。

其中的必要专利,源自嘉谷实验室在“嘉豆13号”这个品种中发现的控制大豆与特种根瘤菌深度结合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并提出了90多项专利保护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