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页

有存在感才有归属权,说起来流氓,但这就是现实。

而大型养殖工船,就如同一个远离大陆的移动型海岛。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那些有纷争和摩擦的海域,游弋着我们的“海上养殖航母”,挂上我们的养殖网箱,不正是“渔权即主权”的最佳体现吗?

董教授默然不语,他是未来能做到院士的水产专家,对于大型养殖工船的这种战略意义,齐政一点,他就彻底悟了。

随即,他看向那两型大型养殖工船方案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我们常说“耕战结合”,10万吨级的大型深远海养殖加工船,可谓是真正的耕战结合了——我们的国家,既要先进的战舰,也要先进的“耕舰”。

陆地耕地不够用又怎样?当农耕民族点满科技树,到远海深海去“种”粮食,在广阔的海洋上奏响工业化时代的田园牧歌之时,谁又能阻挡我们崛起的步伐?

齐政也将目光移到董教授身上:“我准备以黄海冷水团开发项目作为契机,填补国内深远海养殖的多个装备空白,积累到经验以后,以游弋式大型养殖工船平台为核心,组建渔业航母船队,嗯,南海放一支船队,东海放一支船队,没准还能到公海上溜溜……”

齐政说得不太正经,但董教授有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那么,董教授,我正式邀请你加入到这一计划中,有信心吗?”

他再无迟疑,不自觉昂首挺胸,重重地点头。

……

第532章 年轻人的世界

一艘载重10万吨的大型养殖工船,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预计单船投资4亿元,如果开展大黄鱼、大西洋鲑、黄条鰤等优质鱼种养殖,年产能超过4000吨,按照嘉谷出产一贯的优秀品质,单船年均营业收入起码在十亿元以上。

当然,这是在大型养殖工船研发成功之后的预算。

拟投资四十亿元的包括大型养殖工船研发在内的“黄海冷水团开发项目”,正如周院士所想,都没有在嘉谷集团内产生多大的波澜。

因为,仅靠嘉谷大渔场的产出,就足以支撑起这个项目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