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页

但这些都是此刻的董教授所不知道的。

听完嘉谷的合作计划后,他又是骄傲又是苦恼。

骄傲的是,超乎想象的待遇说明了自己的价值,是对自己的认可。苦恼的是,接受的好处越多,他肩上承担的责任就越大。

如果是数亿元的研发经费,他大概会毫不犹豫地接受齐政的邀约;但是,数十亿元的项目,这个数字让他犹豫了。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是真正想做出成绩的人,而有追求的人都会爱惜羽毛。如果弄砸了一个数十亿元投资的项目,他的名声不说彻底臭了,但也绝对没有什么前途了。

齐政也没有让董教授立刻做出决定,初步洽谈过后,就先把他在邳山岛安顿了下来。

岛上梦幻般的景观也没能吸引董教授的注意力,他仔细思考一番过后,先向在嘉谷渔场做调研的老友周院士问计。

“老董,你知道的,我能向齐董推荐这个项目,当然是希望你们达成合作喽!”周院士明确表明了态度。

董教授苦笑道:“我知道,但是,齐董这么大的手笔……老实说,我就怕齐董期待过大,反而不好收场。”

周院士对他“穷人乍富”的心情表示理解,但他想了想,反而劝道:“其实,你可以换个方向思考。齐董既然敢投入这么大,不也意味着他对这个项目的成功有信心吗?”

他眨眨眼,笑道:“而且,在我看来,你们开发黄海冷水团,与嘉谷合作,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董教授表示洗耳倾听。

周院士笑了笑,道:“因为,嘉谷是最善于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农牧企业啊!”

别看周院士的研究方向不在“黄海冷水团”上,但他是了解要“驯服”黄海冷水团的难度的。

如果仔细翻一翻渔业新闻,就会发现,一说到黄海、渤海地区的渔业生产,“黄海冷水团”这个高冷又神秘的角色会频繁出现,收成好的年头有它,收成不咋地的年头也有它!

这是因为,近年来,因为气候变迁、全球变暖、海水污染等等因素,这个冷水团是越来越不稳定了。而它稍有异常,就可能会导致整个海区的温度和盐度剧烈波动,进而导致那些深海养殖的海鲜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