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嘉谷已经拥有了国内除了国储粮之外的最完善的粮食贮藏仓库体系,除了自产自销的几种精选稻谷品种,还大量收购普通稻谷用于现货贸易——以早籼稻为例,全国每年产3000万吨,国家收储1500万吨,剩下的嘉谷独占三分一。
因此,早籼稻期货挂牌交易之初,嘉谷就被郑交所定为早籼稻期货交割仓库,参与不低于1万吨的交割仓储服务工作——不提交割库业务为嘉谷新增仓储费、出入库费的毛毛雨收入,嘉谷自身交割起码方便多了。
而除了国粮集团、益海嘉里这样有期货交易经验的大粮商之外,真正的业内人也在密切关注嘉谷在早籼稻期货上的动向!
他们中虽然参与早籼稻期货交易的不多,但无不将早籼稻期货当作了解稻米市场的一个重要窗口出——譬如说稻谷加工企业,在接受订单加工大米前,可能会先根据期货价格算账,划算了才会签合同。
……
“动了,动了!”国粮集团风控部的反应最快,嘉谷金融部一入市,其交易员就捕捉到了动向。
“具体什么情况?”费期海立刻追问道。
“嘉谷金融部大手笔卖出9月早籼稻期货合约!”交易员迫不及待地汇报道。
费期海皱了皱眉:“卖出合约?现在的早籼稻期价是多少?”
“在嘉谷入市前,早籼稻期价涨至2616元吨;嘉谷入市后,增仓放量大涨,期价在2610元吨一线震荡!”
费期海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当前国内早稻收购价格普遍在2200元吨左右,2610元吨的9月份早籼稻期货合约价格,期现价差有点大啊!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风险更大了。从投机的角度而言,赌对了固然会大赚,赌错了自然也会大亏。
最关键的还是嘉谷的选择——卖出期货合约,也就是说嘉谷对早籼稻期价走势的判断是趋跌,而这与市场上的风向完全相反。
起码说明了一点,嘉谷认为现在的旱情对南方的水稻生产影响不大,更直白来说,嘉谷判断天气有望迅速好转。
费期海好想揪住嘉谷金融部的负责人问一句,嘉谷究竟有何依仗,认为旱情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