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举个例子,嘉谷在水稻储存方面显然有独家秘诀,据我所知,他们的稻谷哪怕保存了一年,依然可以保持新鲜的口感。”

“而现在,他们更进一步——为了保证新鲜度,嘉谷加工的精米,控制在3个月的‘赏味期限’,如此苛刻的标准在中国市场上很难实现。”

郭奎下意识道:“但嘉谷做到了!”

“对,嘉谷大米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米品牌。正如电视里所说,同等价位下,消费者往往会优先选择嘉谷大米,这使得其产品库存周转很快,自然能保持这样苛刻的标准。”

郭奎也感觉很棘手,“我们无法复制这样的模式?”

康文杰不由得苦笑道:“我们既没有那么完善的大米产业链,也没有一部《舌尖上的大米》。”

“……我必须承认,《舌尖上的大米》让我着迷。这真是一次完美的品牌宣传,天知道有多少观众因为这部纪录片而爱上了嘉谷大米。”郭奎衷心赞道。

可不是?益海嘉里以前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国粮这样的国企,思维相对僵化,所以显得益海嘉里的竞争策略更加灵活。

但换成嘉谷这样的对手,益海嘉里反而成为了落后的一方。

在康文杰看来,《舌尖上的大米》简直是神来之笔。

最明显的是,仙茗大米50元斤的价格,正常来说肯定会引起一片质疑声。但看过《舌尖上的大米》的人都知道,仙茗大米的生产过程极其严格,嘉谷甚至对其营养成分指标进行了量化管控,用片中的话来说,“每一粒米都是天赐!”

嘉谷还很鸡贼地在片中展示了不少外国人对仙茗大米的无脑追捧,所以哪怕普通人对其只能仰望,但没有人觉得它不值这个价。

要知道,植入广告简单,但要想制作一部这样毫无烟火气地宣传了产品还备受好评的纪录片,简直可遇不可求。

——那种电影里一阵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之后,演员却突然坐在楼顶上喝上了xx牛奶压压惊的植入广告,大概只能起到反效果……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嘉谷集团在粮油领域的影响力正越来越大!”康文杰严肃道。

郭奎脸上的笑容也逐渐隐去:“这真的是一个坏消息。不过,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