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有些人脸黑了,也有些人轻笑。
陈建章不为所动:“我们嘉谷要开发的,不是资源禀赋更好的绿洲,而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再糟糕又能坏到哪里去呢?何不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提高资源利用率?”
“我们嘉谷希望在沙漠治理开发中,积累起一种长效利益机制,做到‘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性改善’,这种模式还可以推广。”
“当然,我赞同袁院士的建议。我们嘉谷也希望中科院能派驻专家组,指导和帮助我们在风沙灾害防治、沙地资源利用和沙地农业发展方面提供支撑。”
中科院袁院士微笑着向他点头。
陈建章最后一锤定音:“我相信,在沙漠治理开发中,鱼与熊掌可兼得。更何况,沙漠不开发,难不成要留着被污染吗?”
想起刚刚爆出来的沙漠污染事件,反对的专家们哑口无言。
……
第326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
不出所料,最后阿拉鄯政府同意了嘉谷的沙漠治理开发计划,按照一贯“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允许嘉谷承包荒沙荒地开发。
其实,陈建章从自己的角度来考量,如果他在决定性的高位,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因为两大沙漠区是阿拉鄯地区生态和经济最薄弱的区域之一,而且由社会资本来投入开发,并不会浪费国家资源;最关键的是,有中科院的把脉,破坏生态的后顾之忧也没有了。
消息传回后,王昱业更头痛了。
治理开发沙漠绝不是拿把铁锹,挖个坑、种棵苗、浇桶水那么简单!
治沙必须先完成修路、通电、打井、安装灌溉设施等四个环节,最后才能栽种适合沙地生长的梭梭和胡杨等植物,每个环节都很花钱、费力。
找到水资源只是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