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页

苏放说了:“在这次做空中,我们还发现了几位同行……”

当齐政从苏放口中听到保尔森的名字时,丝毫没有什么意外。

这个家伙,是最早看出次贷危机风险的人之一,在次贷危机中,他可以说是最大的收益者。

“我们的操作都是一样的,一边做空cdo,一边收购廉价的cds。不过他的基金规模比我们大得多。”

cdo是银行的房贷重新打包,做成债券在市场上卖;cds则是一种保单,对房贷风险提供担保,如果出现债务违约,发行cds的一方就要向购买方赔偿。

这两种金融衍生品都是“次级贷款”的产物。“次贷”实际的意思是“发给买不起房的穷逼的贷款”。直至去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都绝对叫一个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一个牙买加来的小保姆能在纽约皇后区买5套房、一个跳脱衣舞的妹子能在拉斯维加斯买5套房……

为了附和美国穷人的住房梦,同时获得高额利润,“商业银行+评级公司+投行+对冲基金”模式创造了几万亿美元的次贷抵押证券,这些最后都跑到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投资人手里,遍布岛国的银行,欧洲的基金,和港岛的普通投资人……

但不断膨胀的泡沫总要有破灭的时候。贝尔斯登今年的巨额损失,让整个华尔街愕然——知道次级贷有违约风险,但从来没想过以这么大的规模开始。

无论是熬了两年的保尔森,还是抓住时机精确布局的姜平,都在此时得到了回报。

“最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监管部门,现在都不觉得这是太大的问题,或者说,根本不觉得发展到更大的危机。”姜平都不由得感叹道。

其实,次贷危机说透了就是一句话:只要房价一下跌,大批的房奴都会还不起房贷。

这特么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吗?没错,但当时的华尔街没人知道。

确切的说,是没人能证明这一点。由于美国几十年都没有出现全国性的房价下跌,所以即使你这么认为,也找不到数据来佐证这个观点。

苏放说道:“我问过我的经济学教授,他就是这样认为,次级贷在整个房贷余额里占据不到5份额,即使银行全都做损失,也不会影响太大。”

可惜美国佬不知道中国的一句俗话: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