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媒体将目光放在清源啤酒上:“通过收购兼并、扩张积蓄产能,异军突起,向世界展现了惊人的中国啤酒的速度。”

还有吸引观众眼球的亚洲最大单体养猪场,在去年底至今年初爆发的猪瘟疫情中,大大保证了越省等地的生猪供应……

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来看,嘉谷体系都能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虽然嘉谷体系的公司没有公布营业数据,但有媒体估算了嘉谷体系去年的营收:嘉谷粮油无疑是大头,去年的营业收入大概在300亿以上;清源啤酒和嘉谷乳业的营收都在100亿左右,再加上其他子公司,整个嘉谷体系虽然离千亿营收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六七百亿的营收,如果以嘉谷集团入榜,在去年的中国500强中已经能排进前五十了。

报道一出,观众们都亢奋了起来。

这可不是互联网等企业的估值,而是实打实的营收,关键在于发展时间。

按照媒体们的报道,嘉谷集团也不过六七年的发展史,为何能在农业这种传统领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当然,各方人马也给出了各种分析。

有专家指出:“高品质似乎是嘉谷体系一脉相承的经营准则。稍微了解中国农业企业的人都知道,绝大多数农企由于产品同质、竞争方法同质,大家都没钱可赚,在微利的边缘挣扎,自然做不大。但嘉谷体系不是这样,他们能将产品价值做实,将品牌价值做高,就像嘉谷乳业一样,自然能杀出血路……”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的报道,嘉谷体系毕竟不是市场前沿的那些高科技公司,最多也就吸引一波眼球后,基本就完事了。

但一些好奇的媒体继续深挖嘉谷体系的核心,嘉谷体系的创始人也就逐渐进入了他们的眼帘。

虽然齐政在之前嘉谷体系的整合中,在全球公认的避税天堂百慕大群岛,成立一个离岸基金会,将自己拥有的大部分嘉谷集团的股权悄悄地转移到基金会名下,又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公司控股该基金会,通过这种脱裤子放屁的手段绕了几圈之后,从单一公司的注册资料中已经很难了解到齐政在嘉谷体系中的具体股权。

但齐政本人毕竟没有藏着掖着,还上过不少嘉谷体系相关的新闻,只不过那时没有报道他是嘉谷集团的董事长而已。

在一些有心人的暗中推动下,一些媒体很快将齐政的身份挖掘了出来。

“农业王国背后的男人!”

年轻,白手起家,富豪,未婚……